中評社北京8月24日電/就像喜劇團體蒙提•派森(Monty Python)塑造的那個總想打擊犯罪的“主教”那樣,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首席執行官沃倫•巴菲特上周姍姍來遲,加入國會關於債務危機的爭論中。他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了一篇炮轟美國政府的文章,大意是像他自己這樣的億萬富翁正在受到美國政客的“嬌慣”。文章發表之前,共和黨已經把增稅推遲到下一次大選之後。民主黨和共和黨向一個兩黨聯合委員會提交了總規模達1.5萬億美元的減赤計劃,而該委員會不太可能要求增稅。這一計劃仍不足以說服標準普爾,它仍然決定下調美國信用評級。
《金融時報》報道稱,巴菲特認為應該提高“超級富豪”的稅負,這既是出於公平的考慮,也是出於削減公共債務的考慮。他去年繳納的聯邦所得稅不到700萬美元,大約是他應稅收入的17%。但他的後台員工要繳納36%的所得稅。這是一個越來越廣泛的問題。1992年,美國掙錢最多的400名富豪總收入為169億美元,繳納了29.2%的所得稅。如今,他們的收入為909億美元,繳21.5%的所得稅。
富人的稅負更低是因為資本利得和附帶權益的稅率較低。如巴菲特所說,“那些以錢生錢的人”獲得的待遇優於那些“靠工作掙錢的人”。巴菲特這樣說,實際上是贊同了在佛羅倫薩銀行業(以及新教)興起之前、基督教世界普遍認同的宗教金錢觀念,這種金錢觀在當代又得到了伊斯蘭教金融從業者的重新解讀。人是有生命的,而金錢沒有,因此看重金錢而不看重人是錯誤的,因為這樣是對生命的不尊重。
這是一個有力、甚至賞心悅目的論點,但其中存在兩個問題。首先,不能僅僅因為某一觀點符合古老的道德觀念,就認為它能成為可行的資本主義財政政策。實際上,經濟學的驕傲就在於它把這種道德觀念拋在一邊。一邊站在基督教的立場,認為向“不會開花結果”的金錢支付利息是罪惡的,一邊站在凱恩斯主義的立場,認為在經濟下滑的時候節省開支是無效的,這種做法本身就前後不一。
文章稱,對效率和公平的要求向來是矛盾的,但兩者現在似乎變得越來越難以同步了。在是否維持工黨提出的對與年收入15萬英鎊以上人群徵稅50%的問題上,英國聯合政府產生了分歧。不論是支持保守黨(主張取消這一高稅率),還是支持自由民主黨(主張保留高稅率,或者用別的政策代替),這一政策帶來的稅收都少得令人吃驚:每年只有大約30億英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