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追求成為世界大國的戰略需要。追求成為世界一流大國是自尼赫魯總理以來印度歷屆領導人一以貫之的國家戰略目標。
一般來說,成為世界大國有幾個方面的硬性要求,即政治上應當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軍事上必須有強大的核常兼備的威懾力量,經濟上是世界經濟大國。這幾大指標目前印度一個也不具備,雖然有的顯示出某種跡象,有的表現出一種強勁勢頭。但印度很自信,認為自己成為世界一流大國不過是時間早晚的事情。
前幾年的“入常”行動受挫,這幾年的經濟發展也表現出某種不盡如人意,目前只有在軍事上還能夠顯示出某種自信,那就要強力體現。日本的軍工科技世界一流,特別是其強大的“十九”艦隊具備強有力的反潛、反艦功能,而這正是印度海軍最薄弱的環節。印度欲稱霸印度洋就必須提升這兩種能力,從而提升綜合作戰和威懾能力,為早日成為軍事大國打下堅實基礎,也為更快躋身世界一流大國創造一大條件。
其次,牽制中國的需要。近幾年,外媒不時鼓噪“中國威脅論”,加之中印間業已存在的邊境領土歸屬問題,使得印度也對中國心存芥蒂。另外,美國等西方國家杜撰的所謂“珍珠鏈戰略”,也給印度製造出恐懼感。為此,印度也加大同區外國家的安全合作,引入一些所謂的安全合作機制或表現形式,旨在提升印度海軍的戰略能力,威懾中國海軍。同時,印度也借日本和中國的矛盾,通過加強和日本的海上軍事交流與合作,建立印日雙邊更高層次的合作範例,提升印度自己的戰略地位,牽制中國的海上力量,從而減緩印度在中印邊境的壓力,達到戰略上“圍魏救趙”的目的。
第三,印度“東向戰略”的需要。1991年,印度政府正式提出“東向戰略”,通過重點發展與東南亞各國的經濟合作關係,進而全方位加強與東盟國家的合作關係。最初的範圍主要以東南亞為重點,後發展到包括整個東亞、澳洲區域,涉及經濟、安全及政治領域的合作。其中,日本已經成為印度“東向戰略”的重要考慮對象,是印度“東向戰略”的最重要潛力國。現階段,“東向戰略”已越來越重視安全領域的合作,印日海上聯合軍演,不僅可以提升雙邊安全關係,而且能夠拓展合作領域,把“東向戰略”推向軍事領域的高層次合作。
總之,印日即將舉行的海上聯合軍演的確是兩國軍事合作史上的首次突破,雙方都對此寄予不少冠冕堂皇的厚望,但真正的戰略意圖雙方都心知肚明,雙方公開宣稱的軍演目的無非是應對媒體的邏輯性托詞,一個存有醉翁之意,一個有點心猿意馬。(作者:李德木——戰略學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