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官本位”的多通道成長機制,由領導系列(L)、技術系列(T)、管理系列(M)等5種崗位序列組成,通過競聘、調職等方式,各通道間可相互轉換。一飛院通過設立技術系列即T通道,推動技術專家年輕化,就是要讓年輕人“找到專注技術的感覺”。
T通道對科研人員的震動是巨大的,“熬年限”的職稱鐵飯碗被打破,唯資歷論、唯學歷論成為過去時,技術實力成了晉級的唯一標準。T通道由最低的T7逐級攀升到T0,有人當了很多年高工,還是被評為T5;有人被評為T2時,還不是高工。“工作幾十年還不如新來的”,有老同志抱怨。可3所所長王平認為,“幹型號好比打仗,不論資排輩只論水平,誰把山頭攻下來,誰就是戰鬥英雄。”
在“以崗定薪”、“向科研一線傾斜”的新機制下,技術人員的崗位待遇高於同年齡段領導成為常態,這讓一些老同志樂於讓出領導崗位給年輕人。2008年,11所劉湯辭去室主任職務,被評為T1。接任室主任的張會,還沒當滿1個月,又通過競聘當選11所副所長;2009年,時年30歲的張會接任所長,成為一飛院最年輕的所長。
1990年代,來一飛院的畢業生流失率達9成;可近5年來,一飛院人才流失率幾近為零。改革成效喜人,但還需要往深水區走,今年起,“T通道”的降級機制開始嚴格執行,“能上不能下”的潛規則從此被打破。“降級不是懲罰,不是對人好壞的評價。”李守澤指出,“誰能創新,就用誰。”
編制內的崗位數有限,通過崗位細分,一飛院創造出更多中高層崗位,拓寬年輕人向上的路徑。過去,技術專家很難晉升到副總師,副總師主要來源於正處級所長,但2013年一飛院新設的“總師助理” 職位力圖拓寬副總師的來源,這一批新獲聘的總師助理,年齡31歲到37歲,很多人此前並無行政職務。
一飛院在福利分配上向年輕人傾斜,團購住宅時劃出一半房源給年輕人,還提供擔保貸款。2010年,剛來院1年的劉董,就排到220平米複式高層住宅的名額。
為什麼一飛院這麼下力氣留住年輕人?李守澤說,“我們的希望寄托於未來,而未來有賴於年輕人來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