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合軍演打響99式新型坦克衝鋒。 |
中評社北京9月6日電/據俄羅斯媒體報道,在歐洲和北美許多國家削減裝甲戰車庫的同時,大多數亞洲國家正在通過本土化生產途徑增強自己的裝甲戰車隊伍,其中一些國家目前在所有型號履帶式和輪式裝甲戰車的設計、研製和生產上已經自給自足,特別是中國、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等。不過,在一些關鍵領域,比如發動機、傳動裝置、武器系統方面,一些國家至今仍然依靠外國供應商或者許可證生產技術。
環球軍事報道,據俄羅斯軍事觀察網9月3日報道,不久前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還在從國外進口主戰坦克,其他國家,比如中國、韓國等,卻在設計國產主戰坦克和步兵戰車以滿足自己的作戰需求。現在一系列軍火出口商都面臨著歐洲國防支出總體削減的挑戰,開始密切關注亞洲市場,積極爭奪訂單。但是許多國家今天已經通過本土化生產滿足了相應了需求。
中國
中國是自主創建本國裝甲坦克力量的先鋒。最近15年來,中國在設計、研製和生產裝甲戰車方面取得了迅速的進步,從主戰坦克到輕型、中型履帶式和輪式車輛在內,各種國產戰車應有盡有。
中國軍隊人數眾多,武器裝備採購從不間斷,這意味著在解放軍裝甲戰車庫中,只有一部分車輛屬於最新型項目,其他許多老舊的裝甲戰車經常需要升級改進,以延長使用壽命。在主戰坦克升級方面,通常的做法是改用大口徑火炮、完善彈藥、改進火控系統、提高防護水平。
過去,中國曾經是中東,特別是伊朗和伊拉克市場上裝甲戰車的主要出口國。但是近年來,出口重點放到了非洲和亞洲。同時還為本國軍隊研製一系列新型主戰坦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