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把鏡頭回放到1960年的1月7日晚上。距新兵營開拔前8小時才穿上軍裝的雷鋒,對著鏡子又唱又跳,多年的願望終於實現了,他激動萬分地說:“萬分感謝黨和首長,我多年的理想實現了,我當不上黃繼光式的戰士就不回遼陽。”他在參軍後的頭一本日記首頁,貼上了黃繼光的畫像。工工整整地寫下了自己的誓言:英雄的戰士黃繼光,我永遠向您學習!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就是入火海、進刀山,我甘心情願!
從奴役鞭打中翻身解放的雷鋒,自小就想參加解放軍,扛槍打仗。16歲那年,他在小學畢業典禮上,揮著拳頭表達了這樣的心願:“將來,如果祖國需要,我就去參軍做個好戰士,拿起槍,用生命和鮮血保衛祖國。”
而機會并不如理想所願。鄉政府通信員、縣政府公務員、農場拖拉機手、鞍鋼推土機手,雷鋒直到20歲那年才實現了走入部隊的理想。伴隨他進入軍營的日記裡已記住了這些英雄的名字:方志敏、趙一曼、王若飛、劉胡蘭、董存瑞、邱少雲、黃繼光、安業民、向秀麗、孟泰、保爾·柯察金、卓婭、舒拉……這是一幅英雄長卷,英雄文化的滋潤讓這位有血性的年輕人一直懷揣英雄夢。
雖然歷史沒有給雷鋒提供堵槍眼炸碉堡的機會,但他以一顆感恩之心回報使他獲得新生的黨和新中國。他用滴滴泥沙壘成道德高山,用22歲的生命回答了“為誰活著,怎樣做人”的人生答卷。他在生前就獲得了黨和人民極大的信任,被授予沈陽軍區“模範共青團員”,被選為撫順市人民代表。沈陽軍區和遼寧人民開展了向他學習的活動,數萬人聽過他的事跡報告,受到深深的感染。
半個多世紀後,深愛他的人們用124個字為他立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