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蹈海輕騎——透視中國新型兩栖突擊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02 10:45:07  


  
  說到這裡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兩栖裝甲戰車為什麼不直接使用二代步戰的炮塔呢?顯然國產化BMP-3武器站的綜合性能是強於雙人30炮塔的,但問題恰恰出在多出的這門100毫米低壓炮上。有很多人都把BMP-3上的這門100毫米低壓線膛炮當成迫榴炮一樣的間瞄壓制火炮,實際上,100毫米炮因為膛壓很低,殺傷榴彈初速只有250米/秒,最大射程為5公里,這個初速和射程甚至比國產82毫米迫擊炮還要小(遠程裝藥初速311米/秒,射程5700米)。俄國人在最初設計100毫米低壓炮時採用同心反後坐裝置自由後坐行程技術,力圖以“強度換精度”的思想來提高火炮精度,但是這種結構模式只有在25°以下的小射角時才能做到利大於弊,100炮在45°以上角度射擊時精度並不理想。事實上,100毫米低壓炮最終還是以直瞄、半直瞄射擊為主,幹的是跟105毫米突擊炮一樣的活兒。可是有兩栖突擊車105毫米坦克炮堂皇之陣在先,哪裡還有100毫米低壓炮的位置?兩栖裝甲戰車裝備二代步戰炮塔不過是價格昂貴的重複建設罷了。 
 
  國產兩栖裝甲車族的武器配置介紹完了,再來看看美國EFV遠征戰車就會發現它的火力實在簡單——只有一個安裝MK44型30毫米機炮的小型雙人炮塔。雖然該炮塔的設計遠比國產雙人30炮塔老辣,但是本身並無太多標新立異之處,唯一出彩的就是火炮只需更換5個零件就能升級為40毫米身管提升一檔火力。美國之所以將EFV的武器配置簡單化,並非自身無法設計更大威力的戰車炮,完全是由其用途來決定的。美軍自恃有世界第一位的海空對陸打擊火力體系,二戰以來經歷的大小衆多登陸戰役鮮有敵手能够在突擊上陸階段阻止其行動,太平洋戰爭後期的登陸作戰中甚至發展到被對手放任自由上陸再行阻擊的程度。以此為基點,美軍在戰後集中發展高效能海空立體登陸換乘工具,力圖在發起登陸行動的第一時間突擊投送盡可能多的兵力上岸開辟並鞏固登陸場。從這一意義上來說,EFV遠征戰車並不等同於陸軍手裡的M2步兵戰車,其本質與LCAC氣墊船、MH53“海種馬”直升機一樣,不過是美國海軍陸戰隊手裡的另一種高速高效登陸換乘工具而已,既不需要發展複雜的車型系統,也不需要配置強大的壓制火力,高速是它唯一需要突出的技術優勢。美軍規劃中的EFV兩栖突擊營配置有多達192輛運輸型EFVP和15輛指揮型EFVC,戰時作為純運輸支援單位配屬陸戰師,根據任務需要為團級登陸部隊提供兩栖運輸、戰術機動、通信支援與戰鬥支援服務。這種堪稱豪華的“運輸大隊”編制,世界上恐怕只有美帝國主義才能負擔得起。 

  中國所面臨的兩栖渡海登陸作戰問題和美軍並不相同,就作戰環境來說無疑是世界上最為複雜的登陸戰場。海峽兩岸經過50餘年的軍事對峙,任何戰略上的進攻突然性都早已煙消雲散,高喊“決戰境外”之口號把海岸防禦體系建成刺猬一樣的對手顯然也沒有將解放軍放上岸再關門解決戰鬥的誠意。面對首戰即決戰的嚴酷形式,國產新型兩栖裝甲車族並未放任航速和運力方面的過高指標,而是將火力配置提升到與前者同樣高的位置,在與EFV同級別的30毫米機炮之外還配備了性能足以橫掃對手灘頭大部分防禦工事和所有裝甲車輛的高性能坦克炮。國產新型兩栖車族嚴格按照陸戰隊機步旅編制要求成車族化發展,此次向康威公開的就是其基本作戰單位:陸戰機步營。全營包括5輛兩栖裝甲突擊車、12輛兩栖裝甲戰車(運送兩個連的陸戰隊員)和若干輛兩栖裝甲指揮車及兩栖裝甲搶救車。更換新裝備後的陸戰隊機步旅從火力支援、人員運輸、戰場指揮到裝備保障功能一應俱全,完全可以作為拳頭力量獨立擔負首輪衝灘作戰任務,即使上陸後受到敵人二線梯隊反衝擊,也能憑借手中優勢火力在海空軍的配合下堅守灘頭陣地直至第二批陸軍重裝部隊上岸。 

  在美國EFV遠征戰車尚未解決全部技術問題的情況下,中國具備滑水航行能力的新一代兩栖裝甲車族已經開始批量服役並初具戰鬥力,但是並不能因此否定EFV技術上的優勢和先進性。我們接下來應該做的是進一步提升國產兩栖突擊車的水上性能,使之早日成為真正的“高速滑行艇”。對於EFV實用化進展我們仍然要保持足够的關注程度,避免今後國產兩栖突擊車改進時發生類似的問題。部隊對新型裝備應盡早轉變觀念,盡早擺脫63系列兩栖車輛的使用模式,以現代化、信息化的視角讓新裝備真正做到人-機融合,讓中國海軍陸戰隊這支龍虎之師在新世紀更加勝任“捍衛祖國和平統一”的神聖使命。 

  高速兩栖裝甲車輛的大幕已經拉開,其實戰能力到底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來源:《現代兵器》雜志2008.12)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