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機師偵察被占島礁慨嘆:祖國走散的孩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27 00:15:36  


海軍航空兵飛豹殲擊轟炸機雙機編隊起飛。
 
  那年,南海某演兵場,戰雲密布。一支“敵”艦艇編隊正悄然向我駛來,“某號海區發現‘敵’艦艇,立即實施引導攻擊!”此時,“敵”艦艇編隊早已被我警戒機率先發現,數據隨即傳輸到我海上、空中和陸地部隊,多波次立體攻擊隨即展開,海面上升起一團團濃煙。

  “藍軍”指揮官大驚失色,以往的安全距離上為什麼會被“紅軍”發現並遭到攻擊?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如今的海戰場因警戒機的首次成功投入使用,我作戰群前出作戰半徑成倍提高,標誌著我軍海上作戰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官兵說,讓“千里眼”更明的就是被稱為該型雷達“保障之父”的高級工程師——劉躍光。

  2004年2月,由劉躍光等創建的某新型雷達機房正式投入使用。外國專家組驗收完該型雷達“維修測試系統”後,臉上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色,因為該系統比他們國家的測試系統整整多了10項測試內容,而且系統性能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明顯更優,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透視海戰 使命托鯤鵬突破重圍

  俗話說:人過四十不學藝。然而,年過半百的高工們仍然筆耕不輟,衝鋒在學習新裝備的第一線,並敢於向世界性課題發起衝擊。

  幾十年來,航空兵機務部隊一直沿用“以預防為中心”的維修模式,飛機經常定檢、機件頻繁校修,這種過度維修導致機件壽命縮短,飛機完好率降低。

  為了解決這些難題,北航裝備部陳福華總工程師擔綱的課題組,確定了“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思想。楊玉田、李兆秋兩位高工帶領20名業務骨幹,向這個中國航空業不願嘗試、軍內不敢涉足的課題發起了挑戰。

  小到鎖扣、油泵,大到發動機、起落架,他們對機身上數萬個零件的維修周期進行統計分析。最終,他們將某型警戒機工廠給定的定壽部件由300多項減少到60多項,飛機完好率提高12.5%,翻修周期延長三分之一,單機定檢維修費用節約300多萬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