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中國必須有“大軍”
中國有大軍,才能保證中美無大戰。中國有大軍,不僅不會引發大戰,還是防止大戰的根本保證。一個國家的政治權力需要制衡,這個國家才能夠成為民主國家;國際社會需要制衡,才能夠形成民主世界;世界軍事力量也需要制衡,才能夠維持世界和平。美國和蘇聯的軍備競賽,客觀上形成了一種軍事制衡,結果是以軍備競爭防止了戰爭,避免了大戰的災難。軍備競賽不可取,但是軍力制衡不可無。中國的安全需要中國強大,世界軍事平衡也要求中國必須強軍。
應對美國威脅,中國必須有大軍。冷戰結束,強大的美國並沒有放慢強軍的步伐。美國通過發起新軍事革命,繼續快速提升軍事力量,其新軍事革命的許多方面都是針對中國的。美國戰略學家托馬斯.巴尼特說:“我們絞盡腦汁重新規劃我們在亞洲的軍事部署,以對付中國正在上升的影響”。“無論是五角大樓還是華爾街,都在2000年把中國納入了它們的視野”。面對這種戰略態勢,中國人當然不能兩眼只盯著“大錢”,還必須建設“大軍”。
中國是一個具有大智慧的國家,但“中國智慧”也存在著弊端:過於崇尚“大智慧”的作用,而鄙薄“大力量”的價值。在中國,“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大戰略、大智慧的最高境界,但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也要靠大力量的作用。智慧是運用力量的藝術,沒有力量的智慧,只能是空想和空談。諸葛亮的空城計能夠成功,是因為他有力量。在21世紀實現中美無大戰,靠中國有大智慧,也要靠中國有大力量。21世紀的中國,既要崇尚大智慧,又要崇尚大力量;既要有大智,又要有大軍。
中國的軍事能力不能老是處於“弱”的境況,武器裝備不能老是處於“劣”的狀態。中國的軍事崛起,中國的強軍事業,就是要盡快改變先輩們曾經不得不以高昂的代價在“敵強我弱”的艱難條件下進行軍事鬥爭的局面。建設強大的軍隊,告別“以劣勝優”,是中國軍事崛起的必然追求。
在今天的國際事務中,國家的軍事力量始終是堅強後盾;在國際關係中,軍事力量始終是一只看不見的大手。戰爭,只是軍隊發揮作用的一種有形形式。和平,才是軍隊價值的持久體現。盡快建設和始終保持一支大軍,是中國必須進行的安全投資、發展投資和崛起投資,中國必須把一部分生產力轉化為戰鬥力,把一部分財富轉化為軍事能力,把一些“錢袋”變成“子彈袋”。
中國有大軍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有效遏止和避免戰爭。把軍隊建設的主要目的由“贏得戰爭”轉變為“避免戰爭”,是美國戰略理論界在二戰後提出的思想。這一思想,對於全面核戰爭來說,確實如此。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認為,通過建設大軍來避免大戰,是中國軍事建設的一個重要戰略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