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4日電/新華網報道,中國足球近兩年在國際賽場屢屢受挫,國奧、女足雙雙無緣倫敦奧運會;國足亞洲杯小組賽未能出線,如今在世界杯預選賽上也僅剩理論上進軍十強賽的可能。究其原因,足球人口不足!即便是卡馬喬這樣的“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青少年足球發展的緊迫性顯而易見。
形勢之嚴峻,其實足球管理部門已有認識,只是知易行難,青少年足球的發展本就是個系統工程,如何理清思路,如何通過校園普及足球,如何通過建立完善的青訓體系提高有天賦孩子的技能?還都是尚未完全解決的問題。
國外是怎樣做的?我們可以借鑒什麼?在過去的足球“論壇周”中,日本、韓國、德國的專家提出了他們的見解。
制定長遠計劃
德國在1990年世界杯奪冠後的兩屆世界杯上成績每況愈下,德國足協開始反省並籌備青訓。德國科隆體育大學校長托卡斯基說,1998年時我們沒有青訓系統,隊伍老化,球隊各方面建設均不完善,球員沒有科學的訓練體系,所以德國開始制定計劃,整個計劃從開始到走入正軌歷時近10年。
德國隊信息分析科隆團隊主管布施曼表示,德國足協要求職業俱樂部必須建立青訓中心,完善人才選拔體系,以便為國家隊輸送人才。
青訓中心的建設需要財力作保證。近幾年,德國在青訓方面的投入都在6000萬歐元以上。近十年的努力使德國足球終於撥雲見日,許多球員不到20歲就成了俱樂部的主力,並入選國家隊,在歐洲和世界大賽中成績優異。以南非世界杯為例,平均年齡最小的德國隊展現出來的成熟老練、團隊配合和個體能力令人眼前一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