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明辨是非的過程。廣大官兵在大討論中充分認識到:只想在部隊舒舒服服地過日子、悠悠哉哉地混日子,只想混個一官半職、謀取待遇,只想把部隊管住不出事就行,只想綠化美化不想實戰化,只想“當兵兩三年、平安把家還”……這些不打仗的“醉太平”思想,害莫大焉。
——這是一個查找問題的過程。演兵場上訓為看、演為看、考為看,政治工作游離中心任務,自我循環、自我檢驗、空忙空轉,以觀摩會標準、安全標準、“亮點”標準、單純業務標準代替打仗標準,與訓練爭時間、爭空間、爭資源,分散中心、衝擊中心、干擾中心、偏離中心……這些背離打仗的頑疾被曝光、根源被深挖、問題被剖析。
——這是一個轉化落實的過程。在戰鬥力標準這把“鐵尺子”度量下,“打不起來、輪不上我”的戰備觀,“重顯績、輕長遠”的政績觀,“危不施訓、險不練兵”的安全觀,“守攤子、過日子”的事業觀,“走過場、跑龍套”的訓練觀,“貪圖好看熱鬧、只求領導滿意”的標準觀等不良傾向、和平積弊、思維定勢漸漸失去市場,居安思危、枕戈待旦的憂患意識進一步強化,接力傳棒、功成不必在我的建設理念進一步確立,真難嚴實、真抓實備的訓練作風進一步形成,通達知變、革故鼎新的創新精神進一步發揚。
“守不忘戰,將之任也;訓練有備,兵之事也。”習主席語重心長地指出:當兵就是要打仗,這就像工人要做工、農民要種田一樣,打仗和準備打仗是軍人的天職。經過戰鬥力標準大討論這場思想深處的洗禮,全軍官兵凝聚這樣一個共識:軍隊的舞台在戰場,軍人的價值在沙場;軍裝一天在身,就一天也不能忘戰;鋼槍一天在手,就一刻也不能鬆懈。
燈越撥越亮,理越辯越明。3年來,習主席親自推動的這場軍事思想領域的大發動、大解放、大掃除,正在全面推動我軍軍事實踐領域的大變革、大轉型。
能力之痛是根本之痛,能力差距是致命差距。一支不能實現向新型能力跨越的軍隊,注定難以有效履行“實戰”和“威懾”雙重使命任務——能力大對表:“勝戰之問”拷問全軍
2015年12月31日,北京,八一大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