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承元帥說,要建設一支現代化的軍隊,最難是幹部的培養,而培養幹部最難的又是高級幹部的培養。高級指揮員素質如何,直接關系著戰爭成敗、國家安危。我軍發展壯大的歷史,就是一部注重人才培養、發現和使用的歷史。
1947年8月,豫東戰役結束後,毛主席說,“解放戰爭好像爬山”“現在我們已經過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階段已經過去了”。毛主席的自信,不是說我軍的實力已經超過了國民黨,而是在戰爭中湧現出大批掌握戰爭規律、具備高超指揮藝術的將領,贏得了人才高地的優勢。晉察冀野戰軍劉伯承、鄧小平;西北野戰軍彭德懷、習仲勛;華東野戰軍陳毅、粟裕;東北野戰軍林彪、羅榮桓,都是優秀的將帥之才。建國前,這批高級指揮員為我們黨贏得了解放戰爭勝利。建國後,從抗美援朝戰爭到幾次邊境自衛反擊戰,這批人又是我們贏得勝利的中流砥柱。
中國共產黨、中華民族靠這批人贏得了幾代人的和平與發展。但在新的歷史階段,我們這支隊伍曾經擁有的人才優勢,已經成為與強敵較量的最薄弱環節。事實上,我們這支軍隊,最不缺的是人才,最缺的還是人才。說不缺,是因為我們每個單位都有德才兼備、思想解放、勇於擔當、拼命苦幹、堪稱精英的好幹部;說缺,是因為我們長期以來始終沒有形成和有效貫徹執行一套科學選人用人的體制機制。
思想文化是制度機制的核心,任人唯親、“選才惟財”的潛規則,是腐敗文化的反映。如今,甲午時期封建王朝腐朽不堪的政治制度已不複存在,但封建主義的用人思想卻并未掃除幹淨。用人腐敗已經成為禍國殃民、毀軍敗政的最大禍根。前一時期,有的拿官職做交易,明目張膽、明碼標價買官賣官;有的以人劃綫、以地域劃綫、以單位劃綫,培植親信、排斥異己,拉幫結夥、收買人心,搞小山頭、小圈子、小團夥,搞人身依附,跟人不跟黨。風氣一開,上行下效。不少幹部想獲得提升,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找哪個領導,怎麼去送禮、去效忠。有門路的靠門路,沒門路的找門路;幹的不好的靠跑靠送,幹的好的也得去跑去送。那些真正一心謀打仗、而又不願同流合污的優秀幹部受到了排擠。而通過向上級“進貢”獲得升遷的人,一定要通過向下級“納貢”來收回成本,如同一個核裂變的鏈式反應一樣,層層傳導,直至末端。這種腐敗文化的輻射力、滲透力極強,嚴重敗壞了我軍的政治生態,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