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全球政經發展趨勢與台灣的選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25 14:34:11  


 
  這表面是個小插曲,但也可說是一葉知秋。 即地緣經濟時代美國對華政策(包括台灣問題)的導向與戰略上的緩急輕重,已可窺得一斑。為長遠計,台灣對自已未來孰去孰從之打算,非遵循一個符合地緣經濟的邏輯思維來謀慮不可。

  台灣在地緣經濟大環境下的抉擇

  雖然各項民調均顯示在台灣的大多數人傾向於維持現狀,但是具有強烈台獨意願的人士認爲時間站在他們一邊。只要長期對台灣的兩千三百萬人口用各種有形無形的辦法灌輸台獨意識(美其名曰『台灣主體意識』),久而久之,則可以轉變大多數人的立場。對美國也是如此,他們認為只要繼續不斷地推出台灣民主政體的“民主牌”,久而久之一定會取得美國高度同情與支持,最後同意改變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轉而贊成台灣獨立。就是因為這種如意算盤,所以陳水扁在為“入聯公投”辯護時,一再強調這是維護台灣的“民主”;而中共的反對,是畏懼台灣捍衛“民主”之怯懦行動。

  殊不知,陳水扁的如此想法,犯了兩大錯誤。第一,他小覷了美國人的智慧,以為祭出了民主牌,就可以蒙蔽美國人他在搞台獨的動作(其實美國對他早已看穿,所以公開回敬以“不允許陳水扁卸任後來美國求庇護、躲避台灣司法界對他的審判”)。第二,他對地緣經濟時代遊戲規則毫無了解。首先,他沒能體會到以上柏革斯敦等人報告中所陳述的美國在地緣經濟時代對美中關係的新思維:譬如時間絕不在台獨這一邊。因為時間越長,美國對中國(包括台灣問題)的考量,越會受到地緣經濟原則的主導。而台灣這原屬地緣政治的問題,將愈來愈不會左右美國的外交考慮。說穿了,台灣能期望於美國的,主要是一個武器供應(軍售)的關係。台灣海峽如有戰事,要奢望美國協防台灣的大前提有:(1)戰事不是因為台灣搞台獨而引發起來; (2)美國必須願意因台灣而摧毀它與中國大陸日益深化的經濟關係。

  再者,我在上面講解地緣經濟時代對國力的定義時,曾指出二十一世紀的任何一個政治實體,若要圖存,必須是一個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經濟體。這包括是否能參加世界上主要的貿易集團(譬如自由貿易區)、 以及對天然資源是否有把握取得的條件等等。

反觀台灣今日,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 (IMD)2007年的評估,它在全球競爭力已落後中國大陸 (是第18名對第15名之比)。 在與國際貿易集團掛鉤一則上,可說乏善可陳。自亞洲金融風暴以來,太亞地區有三項結構上的大幅轉變,均不利於台灣。(A)中國大陸已代替了日本成為本區經濟發展的火車頭;(B)境內有一連串的雙邊自由貿易區的設立;(C)基於以上兩點基礎,太亞地區已逐漸形成一個在市場驅動下、並建立於現存多邊與雙邊協定而縱貫全區的共同市場 (近似小型歐盟)。而這個龐大與錯綜複雜的網絡運行,其動力乃來自中國大陸持續而驚人的經濟發展(註十二)。

  再看台灣,它被排擠在東協組織(東盟)建立的自由貿易區(ASEAN-FTA)之外,亦不在東協外圍十個對話夥伴之列,更非歐亞聯會(ASEM)的參與分子;而且在歐盟(EU)的市場,台灣也常被排斥。雖然台灣急需外來資源(包括石油),但因爲中國大陸在很多地方捷足先登(譬如非洲與拉美),台灣所擁之地無幾。基於地緣經濟的考慮,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均因要與中國大陸維持密切經貿關係而選擇不承認台灣。更有些國家因反對台獨而與台灣斷交(哥斯達利加即其一例)。 中國大陸透過“上海組織”與中亞各國以及俄羅斯建立了石油與煤氣輸送至華中地帶的輸送系統,本來應可照顧到台灣之需。但也因台灣近年來在陳水扁執政下蓄意搞台獨行徑,導致台灣奢想“分我一杯羹”而不可得。

  大陸的GDP,在宏觀上與台灣相比,是台灣的約8倍。但因大陸人口13億之多,所以如以人均GDP計算,大陸今日人均GDP只是台灣的十分之一強。但是如以目前的增長率計算,到了2035年,大陸的人均GDP(42,000美元)將趕上美國而超過台灣。所以,在今日(2008年)對台灣談兩岸統一,有很多人也許會認為這是“你共我的產”,因而反對。可是,到了2035 年,對同樣這些人說,統一豈不是“我共你的產”了? 

  台獨分子以為不斷地教輸台灣獨立的思想,也許到了2035年,台灣將沒有人會與大陸認同。殊不知由心理學的認知分歧(cognitive dissonance)眼光來看,如果對台灣的兩千三百萬人不斷教輸“獨立”思想,等於下意識提醒大家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要不然,台灣要從什麼國家獨立出去?同樣地,越是像李登輝、陳水扁之流強調台灣已是“獨立自主的國家”,越是提醒民眾反問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有搞台獨的必要?難怪最近連李登輝都學乖了,數度提出“統獨是假議題”(註十三)。

  所以,台獨分子不斷對島內人民灌輸“獨立”意識,反而增加了大家對這種教唆國家分裂(以及在島內製造省籍族群矛盾)的強烈反感。譬如,民進黨以為一再教輸“去蔣化”再摧毀那紀念老蔣的<大中至正> 牌匾及紀念堂,就會取得民心。結果民調顯示恰恰相反,事後方知居然百分之六十的民眾反對他們的去蔣化。同樣地,民進黨以為儘量搞“去中國化”就可達到遮掩自己貪污腐敗與促進台獨的雙重目的。孰知這樣作,後果是把台灣民間深厚的中國文化傳統都變成冷酷宰殺對象;因而更加導致民間反彈;才會在立院選舉上給民進黨如此慘痛的教訓。對三月總統大選來說,這些均堪作為殷鑒!

  如果任何人還有猶疑,不妨參看兩件具體的事情。第一,民進黨立法院選舉慘敗以後,落選的立委競選人(包括35位落選的現任立委),於一月18日與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舉行了一個檢討座談會。得出一個檢討總結,認為民進黨如要贏取三月的總統選戰,(1)必須不要再炒作族群矛盾問題;(2)也不要太強調“入聯公投”;(3)必須強調經濟民生議題 (當然,要談復甦台灣經濟,一定先要解決八年來在民進黨人統治之下台灣與大陸關係惡化的問題)。另外一件事情,即是立委選舉後民意調查的結果:顯示在這次立委選舉民進黨得票率(36.9%)落後於國民黨(51.23%)得票率的15個百分點,主要是由於年齡在20與40之間年輕人票數的流失而造成。這表示,在民進黨執政八年中,儘管它一再的“去中國化”、“去蔣化”、與“台灣主體意識”的灌輸,不但沒有取得年輕一代的支持,反而離間了他們(註十四)。這足足證明了我以上所引用的“認知分歧”理論的分析與預測,與台灣人士的自信完全分歧。

  結論:由於二十一世紀地緣經濟的壓力,對於缺乏天然資源與在世界經濟組合(譬如自由貿易區)上日益孤立的台灣而言,有很多靠自身無法克服的束縛。但中國大陸在這地緣經濟時代卻將成為一個經濟超強國,最遲到2035年大陸的人均收入已可能超過台灣。所以,如以理智來選擇,與大陸和平統一,是台灣二千三百萬人為自己能尋找到的一條萬全合理的生路。屆時台獨將無銷路,殆無庸贅言。現在已經可以斷言:時間絕不在搞台獨人士的一邊。

  註釋

  註一: 請參見拙著 James C. Hsiung, Twenty-First Century World Order and the Asia Pacific (New York: Palgrave 2001), 頁 27; Robert E. Hunter, "The United States in a New Era," in U.S. Foreign Policy After the Cold War, ed. by Brad Robert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2), 頁 9. 

  註二:至於歐盟與世貿組織以及北美自由貿易區的相互關係,請參見J.H.H. Weiler, The EU, The WTO, and the NAFT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註三:Carsten A. Holz, "Why China's Rise is Sustainable?" Far Eastern Economics Review, vol. 169, no. 3 (April 2006).

  註四:G. John Ikenberry, "The Rise of China and the Future of the West," Foreign Affairs, vol. 87, no. 1 (2008), pp. 23-37. 

  註五:Andre Gunder Frank, Re-Orient: Global Economy in the Asian Age (Berekel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esp. 52-130.

  註六:同上; 加 Gerald Segal, "Does China Matter?" Foreign Affairs, vol. 78, no. 5 (1999), 40-43.

  註七:見拙著, James C. Hsiung, "Pacific Asi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orld Order," Asian Affairs, vol.29, no. 2 (2002), pp. 99-115;特別 頁106.

  註八:Gavin Menzies, 1421: The Year China Discovered America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2005).

  註九:拙著《解剖與揭破『中國威脅論』》﹐鏡報 (香港),2000年十月號,頁46-48; 加以上註一所列拙著, Twenty-First World Order, 頁42.

  註十:C. Fred Bergsten, et al., China the Balance Sheet: What the World Needs to Know Now About an Emerging China. New York: Political Affairs, 2006, p. 19. 

  註十一:同上﹐頁17。

  註十二:參見Donald C. Hellman, "A Decade After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Reg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in a Globalized World," Asian Survey, vol. 47, no. 6 (2007), 頁943-944。

  註十三﹕見“Ella 沒食言﹔李登輝收到‘中國話’”﹐世界日報 (紐約)﹐2008/1/25﹐頁B3。

  註十四﹕以上兩件事情的報導﹐參見一月17日世界日報(紐約)﹐B-3與B-7頁。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08年3月號,總第123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