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作家缺乏深度
羊城晚報:當下廣東的文學創作與評論發展具有哪些優勢?與北京、上海、陝西等省市相比,還存在哪些差距?
饒芃子:廣東近年來出來的作品很多,但是很有影響的作品相對少些。廣東作家的文化自覺以及文化精神上的大氣,與京滬兩地相比有待提高。關鍵是要提高和深化藝術的想象力,不僅有對現實和藝術的敏感,還應給作品一種深度的生命力。這就要求作家必須對現實、歷史有深度的文化體驗。《外來妹》、《情滿珠江》等作品在全國都有影響。作家要有深度的文化體驗,但不能急功近利。要發揚我們文學創作的優勢,同樣要把“大的做強,小的做大”。關鍵是要出精品,當下的精品意識還不夠深入人心。樹立精品意識,讓廣大受眾接受而不是迎合大眾,讓作品自身藝術力量和思想力量去感染受眾,說到底還是要立足創新。
廣東文學批評如何與創作互動,我看應該更主動一些。我個人認為文藝批評除了要進行理性、客觀的評述,還要重視批評家自身的主觀感受。宗白華說:“中國的藝術是生命的藝術。”錢鐘書說:“中國的文學批評把文章通盤的人化和生命化”,看成是同類的“活人”。我們在寫評論的時候,也要重視文章的“人化”和“生命化”的問題,讓自己的批評文章也具有“活人”那種靈動和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