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日,在巴西利亞舉行的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中國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的世界遺產地數量已增加到40個。 |
中評社香港8月30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8月28日載文《申遺價碼昂貴 中國再掀熱議》,摘要如下:
隨著中國“丹霞地貌”入選聯合國世界遺產的十幾億元(人民幣,下同,約2000萬新元)昂貴價碼被媒體廣泛報道,中國最近再次掀起對“申遺熱”的檢討。反對者認為,當前各地爭先恐要申請入列世界遺產,本質是“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目的是刺激旅遊業而保護文物;支持者則認為如果沒有評選的激勵,遺產可能得不到保護。
中國各地方政府熱衷的申遺活動被質疑為“豪賭”,在爭議聲中,全國仍然有多達35個項目正式備選“申遺”,其他躍躍欲試想闖關的項目更是不勝枚舉。這些項目包括絲綢之路、杭州西湖、雲南哈尼梯田,甚至有民間力量推動集娛樂、智力競賽與賭博為一身的麻將,入列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遺最近再成話題,源於8月初“中國丹霞”從聯合國世界遺產大會傳來的捷報。由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貴州赤水、福建泰寧、江西龍虎山、浙江江郎山共六個景區“捆綁”提報的審議項目,獲得遺產大會一致通過,丹霞地貌成為中國境內第八處世界自然遺產,湖南省內的第二處世界自然遺產。中國的各類世界遺產增至40處。
然而,6個地方政府為這項榮譽付出的成本不菲,據湖南新寧縣委書記陳優秀之後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該縣4年來在申遺各項工作上總投資高達4億5000萬元,下一步還將投資1億餘元用於硬件設施建造和軟實力提升。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隸屬於新寧縣的崀山去年門票總收入約1100萬元,全縣全年的財政收入也僅2億500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