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市插入了中國留下的投資縫隙,提高了對美政府債券的購買量。在2008—2009年期間,倫敦的購買量是每月10億美元左右,在今年頭7個月增至平均每月280億美元。由於英國本身是一個資本輸入國,因此我們可以猜測,倫敦並不是自己持有這些債券,而是通過簡單地重新包裝這些債券,然後為這些債券取個印有倫敦蓋章的新名字,然後轉售到世界其他地方。
儘管不再為美國政府提供資金,但是中國仍舊是世界上最大的資本淨輸出國,自2006年以來,中國一直保持這個地位。在2007—2008年,中國平均每年輸出4000億美元的資本。當時,美國每年需要8000億美元的資本輸入,來抵消幾乎完全中斷的私人儲蓄,中國的大部分資本輸出流到了美國。中國人的不願消費,使得美國人能在許多年間依靠借來的資金建造新房,維持一個美國經濟無力維繫的消費水平。
當然,中國人一般不為美國的私有房地產提供資金。他們一般只購買政府債券,以及由半國有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發行的證券化的房地產工具。直接的房地產私人資本融資主要來自其他國家,比如德國。儘管如此,中國人通過為美國政府提供了原本要從美國納稅人中收取的資金,幫助美國達到更高的生活水準。
就這段歷史來看,如今指責中國的匯率政策是有點卑鄙的。中國的匯率政策使美國人能在這麼長的時期內,享受超出自己收入的生活水平。美國經常稱人民幣的低估值損害了美國利益,其實正是人民幣的低估值,讓美國人能做全民有房的美國夢。廉價中國產品的進口,使美國能騰出資本和人力,來大規模增加房產數量,由此急劇提高了美國人的生活水準。
如今,中國人不願意繼續在美國投資,這是可以理解的。他們曾嘗試購買優尼科,進入美國能源市場,但是美國的政治人士阻止了這一並購舉措。國會同樣還以國家安全為藉口,阻止了中國其他的直接投資。
人們只要回想光纖公司Emcore和金礦公司Firstgold的競標案就明白了。美國想要中國人的資金,但是却只願意提供信譽無保障的結構化證券,以及如今有通脹和貶值危險的政府債券。
如果美國停止頻頻對中國做卑鄙的道德指責,那麼世界和平將會受益。事實比赤裸裸的政治利益更加微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