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25日電/近兩個月以來,中國廣州、成都、鄭州、南京等城市紛紛出台租賃住房改革新政。在這些新政中,“購租同權”成為核心關鍵詞。17 日,北京宣布也加入到了“租購同權”大軍行列。這似乎意味著,一個全新的租房時代正在悄然到來。
美國《僑報》8月22日載文《靠租房穩定房價 還需再做“加法”》,文章說,所謂“租購同權”,意思是租房者將享有與購房者同等的權利。在中國城市(尤其是一二綫城市),房子通常是城市福利的載體。比如,你購買了一套房子,你就有權利享受與之捆綁在一起的優質教育資源、優質醫療資源等等。於是,購房者、炒房者蜂擁而至,這正是近年中國房價持續高燒的一個重要原因。
為穩定房價,中國各級政府近年出台了種類繁多的“花式限購令”,但限購令歸根結底只是治標之策。要實現“房子是用來住的, 不是用來炒的”的目的,中國必須制定出更為有效的樓市調控政策。
從國際通行經驗來看,完善租賃市場便非常可行。以德國為例,它之所以能在穩定房價方面獨步全球,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政府引導和完善了租賃市場。當前,有將近六成德國家庭選擇租房,一定程度上稀釋了購房熱情,也讓房價一直維持在合理穩定的範圍。
在中國租房新政出台背景下, 官民開發商、房屋中介、酒店集團、個體房東等力量,都試圖搶灘“租賃市場”。海量房屋湧入租賃市場, 加之“租購同權”的落地,中國民間租房熱情上升,火熱購房欲望稀釋,似乎有望變為現實。不過,中國租房改革要想念好穩定房價經,其實依舊面臨不少挑戰。
首先,中國人購房觀念根深蒂固。在中國人的思維裡,房子不只是一個固定居所,更是“家”的符號和象征,蘊含著安定、依靠、溫暖、幸福等寓意。所以,數千年以來,中國人在置田買房上興致盎然。直到今天,這種觀念依舊未曾消減, 反而在“丈母娘剛需”背景下,大有越演越烈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