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少數剩下的奏疏,永樂不置可否,僅僅是暫時擱置。這類的奏疏,有一件是一位禦史的上疏,他懇求皇上在元宵節之前,釋放所有下獄的尚書,尤其是吏部尚書蹇義;這位禦史堅稱,蹇義即使在他最黑暗的監禁日子,對永樂皇帝的忠心依然是堅定不移(大約一個月後,蹇義會被釋放,恢復他的尚書職位)。
另一件遭擱置的奏疏,是順天府的一位知府上陳的諫書,力勸永樂更頻繁地穿上較新、有較佳裝飾的衣服。諫書指出,永樂在位的二十一年間,皇上僅有十二次在宮殿裡慶壽,在晚餐桌上一向不用玉制器具,而且就像一般人那樣過生活。奏疏繼續建議說,因為節約造成歲入激增,百姓生計大大改善,皇上的儉省可被看成是試圖要振奮全國公務員。相較於眾多其他偉大歷史人物的洛可可式的複雜,永樂的私人生活,就像包浩斯(Bauhaus)的功能論者那樣,有著簡樸的精神。然而,永樂皇帝的議程表,大部分與軍事實力和帝國安全攸關。正因為這樣的議程表,也因為有四份攸關國家安全議題的奏議,那晚永樂決定舉行一次不定期的召對。
永樂的太監傳令,走到宮墻外,請六部主事官員、五軍都督府都督,以及少數幾位公侯,到午門內的會議室時,天色已經黑暗無光。在會議室裡,一群特別的太監,給永樂、三位內閣大學士及參加會議者,提供茶、水果、蛋糕、酒和其他飲料。參加會議者要商議的事項為:一、遼東的新防禦政策;二、怎樣充分利用韃靼與瓦剌之間的齟齬;三、處理廣西柳州暴亂的分寸;四、最重要的是,怎樣回應安南最新的休戰要求。永樂傾聽時,每位參與者都發出同樣的音量。即使參加會議者在所有議題上能達成共識之前,花了很長的時間,但永樂似乎滿意他們建議的解決方案。在遼東的議題上,武進伯朱榮(死於1425年)留在原職,但指示他應該視兀良哈蒙古人為敵人,而非大明的盟國,也應該盡一切可能的力量,阻止女真人與朝鮮人之間的爭論,爆發成邊界的戰爭。在蒙古人的議題上,會發送詔令給所有北方的都指揮,指示他們不要讓韃靼哄騙了,還以為他們很安全,而且派遣中官使節海童去誘導瓦剌加入大明的陣營,進一步綳緊韃靼與瓦剌的關係。
在柳州暴亂的議題上,會發送一份敕令給廣西都指揮使,指示他只捉拿土著領袖,絕對不能傷害老百姓。最後,在回覆大明安南的最高文官長官黃福(1363— 1440)的急奏時,永樂接受內閣大學士楊士奇的建議,召回有爭議的鎮守中官馬騏。另外,迅速送一份指令給榮昌伯陳智,指示他不要將安南造反者驅趕進真臘,而黃福則被告知,只要造反者首領黎利放下他的武器,便任命他為清化知府。
永樂在午門待的時間,長到足以讓他把內閣大學士繕寫的所有詔令、法令、諭旨、短箋與指令作批紅。檔案隨後由司禮監的人員建檔,而且立即送到通政司,永樂的意志會從該司傳達到帝國的每一部分。太監打著二更鼓的時候,永樂皇帝為了國家氣力耗盡,而且也該是他喝另一碗藥的時候了。回生活住所的途中,一群新進的奉禦淨人服侍著他,而當他抵達皇后寢宮坤寧宮的時候,他告訴司禮掌印太監要回去。
徐皇后於1407年過世之後,永樂決定不册立新的皇后,但將坤寧宮保留給宮女作聚會宮殿和圖書館。此後,他主要的嬪妃,是來自蘇州的王貴妃,她不僅能安撫喜怒無常的永樂,而且還能贏得永樂內廷親屬的尊敬。不過,對永樂皇帝來說,不幸的是,王貴妃也在三年前,也就是1420年過世了。即使大約還有十六位嬪妃侍候著他,也有三天沒見到她們了,今晚他選擇臨幸西宮的孫貴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