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樓每月在規定的日子裡,平均要放映9-10場電影,國產片一時接不上,就由放映組挑選一些暫時適合機關內部小範圍觀看的中外故事片,其中有兩部電影曾引起不小的議論。
一部是《早春二月》,另一部是30年代江青在上海演的舊片(片名已忘)。前者是剛製作完的新片,又是名演員孫道臨、上官雲珠、謝芳等主演,因此來的首長和機關工作人員較多,當時快把整個大廳都坐滿了。大家看後反映熱烈,紛紛叫好,尤其是鄧小平夫人卓琳興奮地說:“電影拍得真好,演員演得也好,我們當初不少青年參加革命時,就是這個樣子……”其他幾位首長夫人也讚揚道:“故事編得曲折生動,人物感情含蓄細膩。”然而過了不久,這部在我們看來拍得不錯的《早春二月》,卻被人扣上“宣揚小資產階級人性論”的帽子。問題反映到高層,周總理親自過問。據放映組組長於器海回來對我們講:總理在西花廳看過片子後,還找導演談了話。
至於20世紀30年代江青在上海演的那部電影,那天在座的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演員中有江青(江青當時叫“藍蘋”)。當銀幕上出現“某某藍蘋飾”的文字時,場內頓時發出了一陣輕微的驚詫聲。隨著故事逐漸展開,藍蘋的鏡頭也多了起來,由於她演的是個舉止輕浮、不算正面的角色,所以給人的感覺相當沉重。散場時,王光美習慣性地回頭看看大家,突然一驚,發現江青的女兒李訥也在場,就大聲說:“這個片子的內容我們事先不知道,服務科的同志也沒有告訴我們一聲。”話音一落,即引起了更多人的尷尬,使得大家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此刻鄧小平出來解圍,他邊走邊說:“算了,算了,回家吧!告訴他們(指服務科),這裡不要再放這種片子了。”此事說大就大,說小也小,畢竟江青已參加革命多年,是從延安來的老人,當時又是毛主席的夫人,再放映她過去在上海演的那種電影,自然影響不好。所幸此事無人查問,平靜地過去了。但使人料想不到的是,過了一個月,竟有幾位心直口快的人對我們說:“感謝服務科放映組的同志,讓我們有機會看到中國電影發展史上一個非常特殊的典故。”
西樓大廳放映的另一類影片,就是專供首長看的工作片(也叫參考片或審查片)。以1964年11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為例,片子從1961年7月中共中央作出《關於加強原子能工業建設若干問題的決定》開始,在3年多的時間裡,涵蓋了多方面的設計、實驗、準備,直至成功進行第一次核試爆的一系列機密內容。中央軍委將此片作了嚴格的分級監管,按不同部門和幹部的不同級別,有針對性地選擇密級放映。
在我的印象裡,1964年12月中旬的一天,當片子由部隊幾名武裝幹部護送到西樓,給中央領導層審查觀看時,其安全保密程度之高,讓人頗感意外。原本在現場值班的工作人員,也被明確規定一律不准擅入放映大廳,除非有急事要找首長接電話,才能進去通報並須盡快退出。就連在放映室內,都有隨片而來的武裝警衛嚴加保衛,以防他人進入。這種措施對我們來說,還是第一次遇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