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菹醢”,是指被剁成肉醬。所以有同僚對他正式被任命為議和全權大臣表示祝賀時,他卻十分淡然。他深知政治講究的是實力而不是名分,如果朝廷政治格局不變,慈禧態度無根本性變化,自己其實只有全權之名而並無實權。此時,他不顧“龍顔”有可能“大怒”,多次遞折要求慈禧徹底改變態度,一再向慈禧施壓,要求一定要將外國駐華使節平安送出京城並且剿滅義和團,他還鬥膽要朝廷下“罪己之詔”。當然,他絲毫沒有反對慈禧之念,當有外國外交官對他透露各國公使有讓慈禧歸政光緒的打算時,他斷然反對,並為慈禧開脫辯護:“太后訓政兩朝,削平大難,臣民愛戴,此次拳匪發難,只恐禍起腋肘,不得已徐圖挽救。”
此時慈禧自顧不暇,所以李鴻章一直在上海“小作盤桓”,他在等待局面的根本性變化。8月15日,八國聯軍攻占北京,慈禧倉皇出逃;8月20日朝廷以光緒皇帝名義發布“罪己詔”;9月7日朝廷發布剿滅義和團的諭旨,誣稱義和團“實為肇禍之由”,“非痛加鏟除不可”;9月8日朝廷電旨再次表示“罪在朕躬,悔何可及”,幾乎是央求李鴻章“即日進京,會商各使,迅速開議”,甚至低三下四宣示李鴻章此行“不特安危系之,抑且存亡系之,旋乾轉坤,匪異人任。勉為其難,所厚望焉”。朝廷竟然公開承認大清王朝此時的生死存亡全賴李某一人,想來也是萬般無奈。此時,李鴻章才認為北上議和時機成熟,於9月15日離開上海北上,開始為挽救已經病入膏肓的清王朝作最後的努力。作為晚清重臣長達四十年之久的他,很難做出別的選擇。他的命運,已很難與這個腐朽不堪的王朝分開。
總之,從1900年1月中旬李鴻章東山再起任兩廣總督,到9月中旬重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八個月間,政壇風雲劇變,充滿驚濤駭浪。李鴻章身處政治的風口浪尖,種種無比尖銳的矛盾集於一身,稍有差池則大禍臨頭。在這短短幾個月間,康有為、梁啟超的祖墳為他所掘卻仍能諒解他,孫中山為反清革命一再策反他,港督蔔力想穩定粵、港局面竭力挽留他,慈禧要與列強和談自保最終不能不完全依靠他。彼此不共戴天的各種政治力量在關鍵時刻竟都對他抱有某種期望,都如此看重他,而他也能周旋其間、應付裕如,足見其對政治、權謀的把握已是爐火純青。(摘自《歷史的進退》 作者:雷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