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點是強調孔子一些最基本的貢獻。
無論對孔子如何評價,我認為他在中國歷史上的存在和影響是不能回避的。出生在2500多年前,活了70多歲的孔子,當時就是博學多能的重要人物。他一生辦了三樁足堪稱道的事。一是創立了以“仁”為中心、有著深刻內涵和廣泛外延、頗具人本主義色彩的儒家學派;二是整理編錄古代典籍,集他那個時代之前中國夏、商、周三代文化之大成;三是創辦私學,突破了在此之前“學在王官”的狀況,擴大了知識傳授,號稱弟子三千,賢者七十有二。我以為,這三樁事都是具有開創性的。從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進程看,應當說孔子在春秋時代上下各2500多年之間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孔子作為大學問家聞名於當時。許多諸侯國的當政者,遇到重大問題,往往要請教於孔子。激烈反對孔子的墨子(稍後於孔),也說他“博於詩書,察於禮樂,詳於萬物”。我們稱孔子為傑出思想家、偉大教育家、著名社會活動家,當不過分。
儘管孔子在世時並不得意,甚至曾厄於陳蔡,餓了肚子,而他在死後卻大大尊榮起來,封王、稱師、號聖。由漢唐到明清,中國的封建皇帝,無論是漢族或少數民族,都尊崇孔子,利用孔子;封建社會的良相能臣,乃至近代資產階級改良派,都要從孔子那裡吸取治世學問,尋找精神支柱和思想營養。這說明,孔子確立了一個影響深遠的學派,留下了重要的思想資料。當然,孔子的學說,有正確的,也有謬誤的;它對後世的影響,有積極的方面,也有消極的方面;後代對孔子的利用,有時起了進步的作用,有時起了阻礙的作用。不過,把這一切總起來看,不能不承認他對中國歷史發展特別是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
還應當把孔子放在世界思想文化發展的大背景上來觀察。古希臘師承相傳的三位先哲——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號稱歐洲文明鼻祖。孔子與之相比,不但毫不遜色,而且獨具光彩。孔子的出生,更早於蘇格拉底80多年,早於柏拉圖120多年,早於亞里士多德160多年。東漢之後,孔學東傳朝鮮、日本,南漸越南等國,長期成為這些國家的“國學”。17世紀以後,經利瑪竇等傳教士介紹,孔子和儒家學說又傳播到西方,得到法國學者霍爾巴赫、狄德羅和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的稱讚,對歐洲思想啟蒙運動起了促進作用。孔子,與中國古代文明、東方思想文化體系聯繫在一起,是公認的世界古代思想文化巨人。孔子和孔子之學,是世界思想文化的一個重要單元。
在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在我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開拓理論、學術、歷史研究的新局面的大形勢下,對孔子、儒學無疑應當正面直對,認真地加以研究。如果對之採取回避態度,中國的歷史和思想文化的發展,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與世界文化的關係,就很難甚至根本不可能說得清楚。上述這些是我對孔子的第一點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