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私募基金調查 被神秘化的高收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14 23:03:39  


  在公募基金持續火爆的同時,一直以來被迫披著神秘外衣的私募基金又有著怎樣的表現?著名金融學家巴曙松等日前推出一份報告,對這些“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私募基金進行了跟蹤分析。

  報告稱,分析這些基金的運作,只能根據各種蛛絲馬跡,根據一些報導、一些有限的新聞和一些偶爾的資訊披露。但是毫無疑問,在法規日趨明朗、市場日趨寬容的今天,一些私募基金開始陸續浮出水面。

  運作

  策略靈活收益高於公募基金

  私募基金以其靈活多樣的投資模式和投資策略見長,因為其投資策略無需經監管部門審批,運作上要靈活主動得多。

  查電費識破“銀廣夏”騙局

  目前國內有為數眾多的私募基金崇尚價值投資理念,偏向於發現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企業,他們認為好的企業像鑽石一樣稀有,一旦發現就要重倉投入、長期持有,並且不會頻繁交易。這一點與一些強調價值投資的公募基金是基本一致的。

  這樣的價值投資理念催生了獨特深入的調研模式,憑藉獨特深入的調研,私募基金可以更早的發現上市公司的價值從而較早介入獲得高回報。相對於部分過分依賴紙面分析報告和財務資料的一些公募基金,部分私募基金的深入調研方法的優勢不言而喻。

  這一點在2001年的“銀廣夏”事件中得到很好的說明。2001年銀廣夏利潤造假,爆出驚人騙局,而大成基金旗下的基金景宏( 1.880,0.02,0.97%)重倉持有銀廣夏670余萬股,市值達到了2.14億多元,占其總市值比例的9.67%,有著雄厚投資研究實力的大成,雖然也對銀廣夏進行過調研,但是過於相信銀廣夏的一面之詞,對於誇張的業績增長資料沒有調查核實,最終被銀廣夏矇騙,並引發了投資者對基金專業能力的質疑。而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知名的私募基金經理趙丹陽當時也對銀廣夏感興趣,但是在調研的過程中,他沒有單純依賴銀廣夏提供的資料,而是直接去稅務局查看了銀廣夏天津工廠的耗電量,發現每月用電額度僅為上百度,從而識破了騙局,避免了損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