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美日關係日趨緊張,美國正與中國站在一條戰線共同抗日,我們不得不考慮在北平新生代研究室的科學標本安全問題。……我們準備同意將它們用船運往美國,委托某個學術研究機關,在中國抗戰期間替我們暫為保管。”
——這是一封求助信,信件的日期是1941年1月10日,寫這封信的人是時任國民黨中央行政秘書長的翁文灝,這封信被同時發給協和醫學院院長胡頓、新生代研究室名譽主任魏敦瑞,以及美國駐中國大使詹森。信中所提到的“北平新生代研究室的科學標本”,正是當時保存在協和醫院的北京人頭蓋骨。
北京人頭蓋骨堪稱國寶,中國國寶出境,這可是非同小可啊,各方面都不敢貿然行事。然而,隨著戰事越來越激烈,蔓延的硝煙,對於文物的威脅已經越來越明顯。在經過將近一年的反覆考慮之後,到1941年年底,重慶國民黨政府和美國方面終於達成一致意見:頭蓋骨化石由美國領事館安排,帶出中國,暫存美國。
當時的北平,早已淪陷。日寇鐵蹄之下,危機四伏。想把如此珍貴的文物帶出北京,遠渡重洋,誰來帶?怎麼帶?
這就不能不提到今年已經91歲的胡承志老人。1941年,胡承志時年24歲,是新生代研究室名譽主任魏敦瑞的助手,同時也是專門製作化石模型的技師。當時在轉移頭蓋骨之前,魏敦瑞特別授意胡承志給北京人頭蓋骨化石製作了相同大小的模型,後來寄去了美國。
現有資料表明,胡承志就是最後一個見到和摸到“北京人”化石的中國人——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在轉移前的全部裝箱工作,就是由他來親手完成的。
根據胡承志的回憶,“先將骨骼用擦顯微鏡頭用之細綿紙包好,再用軟紙包著,然後再裹以潔白醫用吸水棉花後,用粉蓮紙包上,然後再用醫用細紗布多層包在外面,裝入小箱,再用吸水棉花填滿,小木箱內周圍六面有具有彈性之黃色瓦楞紙數層包好,一一裝入大箱內,用木絲填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