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日,中印建交六十周年。
作為世界兩大文明古國,中國和印度很久以前就有互相學習的歷史。當年唐太宗時期向印度學習進口制糖技術,中國一躍成為產糖大國。而在更早的時候,印度也是通過向中國學習才掌握了絲綢技術。
如今,雖然印度英文媒體上不乏對中國充滿敵意的報道和評論,不過在涉及中國的文章中,其實也經常出現“學習中國”的字眼。相反,中國該如何發現並學習印度的優點,在中國媒體上卻並不多見。當我們在關注保護弱勢群體、傳統文化傳承,呼籲解決社會公平與正義問題時,其實印度已經走在了前面。
印度的經驗和做法,或許有些對中國並不適用,但卻提醒我們思考:為什麼有些事情印度能夠做到,中國做起來卻那麼困難呢?
學習印度好榜樣
印度“好的地方”並不像其“壞的方面”那麼暴露,特別是對於外國人來說,如果沒有細心觀察和親身體驗,恐怕是很難發現的
前些天,當我向中印朋友透露自己準備寫這篇文章後,他們都大笑不已。印度朋友說,“印度要向中國學習的地方很多,我們沒有什麼可以讓中國學的”。中國朋友則稱,“除了軟件一流之外,印度就是一個臟亂差和腐敗盛行的國家,我們向它學習什麼呢?”
朋友們的反應並不令人奇怪。任何一個到過印度的遊客都會對印度的破舊、雜亂無章、遍布的貧民窟、辦事效率低等諸多“壞的方面”一覽無餘,這可能是導致很多人對印度總是印象不佳的最根本原因。而印度“好的地方”卻並不像其“壞的方面”那麼暴露,特別是對於外國人來說,如果沒有細心觀察和親身體驗,恐怕是很難發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