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越不能防潮,肝癌發病率越高
顯然,科學家不能像對待小鼠一樣用人直接做實驗,所以,流行病學的研究就變得重要起來。
很久以前,流行病學家就注意到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一些地區肝癌發生率很高。雖然有很多假說試圖解釋這一現象,不過這些假說都沒有得到確認。1965年,南非約翰內斯堡醫學研究所的流行病學家A.G.OElTLE在收集了大量數據以後發表了一篇重要的論文。他發現,在非洲南部,相鄰地區的肝癌發生率很不相同,但是和貧富階層的關係不大。
在歐美國家,酒精是導致肝癌的重要因素,不過A.G.OELTLE卻發現,在南非地區的肝癌患者的肝脂肪含量並沒有明顯上升,而且有很多不飲酒的孩子也會得肝癌,問卷調查和一些生理檢測也表明酒精並非導致肝癌的主要因素。
A.G.OElTLE進一步排除了細菌毒素,感染等其他因素。他最後發現,肝癌發病率和大氣濕度有很緊密的關係,而在濕度大的地方黴菌更容易生長。此外,肝癌的發病率還和當地農民儲存糧食的方式有關。如果某地的糧食儲藏設備越不能防濕,就越容易生長真菌,當地的肝癌發病率也就越高。隨後,科學家發現,能導致肝癌的真菌就是黃曲黴素。
在此之後的十幾年裡,世界各地的研究都發現黃曲黴素和肝癌有很明顯的正相關。不過,流行病學研究只能觀察相關關係,卻不能完全確定因果關係,所以,科學家還需要弄明白黃曲黴素致癌的機理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