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9日電/據新華社報道,杭州“90後”媽媽何靜回憶起今年1月的生產經歷時感嘆,生孩子真是讓人痛到“懷疑人生”,10個小時的陣痛後她已筋疲力盡,最後只能“由順轉剖”。
和何靜一樣,幾小時甚至十餘小時的分娩疼痛是不少母親不敢回首的記憶。其實,無痛分娩已在我國推行許多年,為何仍有很多女性難逃分娩之痛?
記者調查發現,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平均分娩鎮痛普及率約30%,麻醉醫師和助產士人員短缺、收費標準不明確等因素,阻礙了分娩鎮痛的進一步推廣,讓很多女性依然要面對這種難以承受之痛。
分娩鎮痛普及率提高但仍處低位
何靜告訴記者,本來醫生說宮口開三指就能“打無痛”,但當晚生產的產婦太多,一直排隊等麻醉師來。“直到我進產房也沒能打上‘無痛’,那種痛真的讓人痛不欲生。”
選擇自然分娩還是剖宮產?記者調查發現,此前,一些地區剖宮產率居高不下,個別地區剖宮產率甚至高達85%。近年來,隨著分娩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自然生產。但自然生產的痛,確實也讓不少女性繼續選擇剖宮產。
“現在大家都有意識地選擇自然生產,很多朋友都做了無痛分娩。從做產檢開始,醫生就告訴可以做無痛分娩,沒想到最終卻因為當天麻醉師太忙沒做上。”何靜說。
在杭州一家金融機構工作的胡青青告訴記者,自己10年前生孩子就選擇了無痛分娩,“當時我是托醫院的熟人幫忙預約到麻醉師,順利接受無痛分娩,當麻藥注入身體後才感覺自己‘活’了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