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漏油事件是繼去年大連新港中石油漏油事件之後的又一次漏油事件,也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人們第二次見識石油巨頭們的傲慢。
去年7月16日,中國大連新港輸油管道發生爆炸,這次事故則導致了中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海洋石油洩漏事件。事故發生後,中石油採取了“三不”政策:不道歉、不賠償、不說話。事故發生後,他們採取的第一次行動竟是事發一個月後舉行的表彰大會。一次影響巨大、損失慘重、對當地漁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極大影響的漏油事故,首先竪起的是一堆英雄群體和英雄個人。養殖戶的賠償一波三折,啟動緩慢,最終導致進京上訪。
同樣,此次中海油渤海油田發生漏油事故,事情已經過去多日,漏油對環境影響有多大?對漁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多大的影響?對中海油生產影響多大?無人回答!而對隨之而來的問責和賠償問題,更是迷霧一片。
人們還記得,在去年大連新港中石油漏油事件之前的5月5日,發生了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事故發生後,事故的責任方英國石油公司在第四天就給出了原油洩漏的數字。從那以後,美國官方定期更新原油洩漏的相關數據,民眾可以隨時從官方獲得這些信息。同時,英國石油公司設立200億美元基金,賠償因墨西哥灣漏油事件而生計受損的民眾。
海上漏油事故的發生,幾乎就是一場環境災難,它對海洋生態的影響,對當地漁民的生產和生活,以及對食品安全的影響,都是無法估量的。第一時間公布事故規模,讓人們及時準確的掌握災情,採取必要的應對措施,是事故責任方的責任。動輒以與國際接軌說事的石油巨頭們,此事不但完全忘記了接軌的事兒,而且把自己的責任也丟到爪哇國。而大企業的力量又是普通百姓所無法比擬的,這就意味著,在維權和索賠的問題上,事故的受害方完全處被動和弱勢的地位。大連新港中石油漏油事件的賠償,中石油“以投資抵賠償”——在大連的長興島投資煉油和乙烯項目,而對漁民和養殖戶的賠償卻一波三折、許多人不得不進京上訪。
這就需要第三方的出現,海洋是大家的,對海洋的污染就是對公共環境的破壞。破壞的程度有多大,造成的損失有多少,總得有個說法,總得有個給出說法的機構。就像出了交通事故,交通管理部門必須裁判,靠肇事者的覺悟去賠償,對受害者來講顯然是不公平的。(時間:7月5日 來源:魯中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