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調離王勇平 能挽回公信力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9 13:20:09  


  “這是一個生命的奇跡”“至於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自從“7•23”動車追尾事故新聞發布會之後,王勇平被停職或免職的消息曾經幾度傳出,又被鐵道部幾度證偽;就在人們快要淡忘的時候,卻又突然傳來了這個消息。儘管鐵道部強調這只是“正常的職務變動”,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與其在動車事故新聞發布會上表現欠妥緊密相關。唯一有些出乎公眾預料的是,鐵道部為何在坊間盛傳時矢口否認,反倒在風平浪靜之後卻又突兀自掀風浪?

  幹不幹發言人,對王勇平本人也許不是利益攸關的大事,畢竟,在2003年參加首期中國新聞發言人培訓班的“黃埔一期”官員中,王勇平堅持了8年,已經算是很長的。而且,在級別待遇不變的前提下,讓他從這個“危險的崗位”上退下來,與其說是給輿情一個交待,不如說是對王勇平的一種保護。但是,王勇平錯了嗎?他錯在哪裡?王勇平離職,究竟是“原罪”還是“替罪”?

  對於動車事故新聞發布會,王勇平坦承自己問心無愧。然而,對於他所親口創造的網絡名言,王勇平當然得承擔自己份內的責任。他不該在那樣的時候,用那樣的神態和那樣的語氣講那樣的話,因為相比發言人鞠躬道歉,更多的歉意和反思應該通過回應公眾質疑時的誠懇和謙卑體現出來。

  教育部前發言人王旭明曾直言批評王勇平在發布會上語態太強勢,語調過於激昂,更不該有“職業性的微笑”。然而,最大的問題恐怕還不是突發災難後回應質疑的技巧,而是對生命真正的尊重和對事故真正的負責,一句話:態度決定一切。換言之,從發言人對質疑的回應中,人們完全可以感受到責任部門對於悲劇的態度。“生命奇跡”的敷衍,“反正我是信了”的傲慢,未能體現發言人在媒體和公眾之間的橋梁作用,相反卻是對本已受傷輿情的再度傷害。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