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內心關於食品安全的弦一直處於緊綳綳的狀態,很不幸,在接近年關的時候,這根弦再度瀕臨斷裂。身為中國乳品行業的龍頭企業,蒙牛早非第一次暴露產品質量缺陷。如同公眾以往看到的一樣,這一次,蒙牛集團仍然以一紙聲明向消費者表達了“誠摯歉意”,依舊表示“將認真吸取這一事件的重大教訓”。但很顯然,這樣幾乎成為套路的姿態已經無法讓消費者淡定下來。在網絡發達的今天,人們稍經檢索就會明白一個以往需要專業學習才能得來的知識:黃曲黴毒素超標所帶來的危害遠遠超過公眾熟知的三聚氰胺,即使超量一點點,隨著人在食物中的攝入,慢慢在人體積累也會致癌,何況此次蒙牛牛奶中檢測出黃曲黴毒素M 1超標超過了100%?
據媒體報道,由於蒙牛是當地指定學生飲用奶,學生每天都會於上午第二節課後飲用,所以該事件已經引發了眉山中小學家長的恐慌。來自學生及其家長的這種恐慌肯定是一種正常的反應,誰敢保證活人在喝下疑似毒藥之後還能“情緒穩定”?
作為對消費者的撫慰,蒙牛集團聲稱,“該批次產品在接受抽檢時尚未出庫,該公司已立即將全部產品進行了封存和銷毀”,“目前,蒙牛在市場上銷售的所有產品均為合格產品。”但在公眾眼裡,一個屢屢失信於消費者的企業,它的“確保”究竟有幾分公信力是要大打折扣的。易言之,目前不僅該批次產品是否真的進行了封存和銷毀,不能聽憑蒙牛自說自話,而且蒙牛在市場上銷售的其他產品是否都無質量問題,也應該由質檢部門進行一次徹底的全部檢查,否則如何化解消費者的疑慮?但消費者這點可憐的要求或有落空之虞,據媒體披露,蒙牛抽檢含毒這樣一個重大消息,質檢總局遲至一個月之後才予以公布,公眾從中不難琢磨出一點東西。
不必諱言,今番蒙牛再度出事,在對中國乳品行業稍有了解的人士看來,幾乎是意料之中。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乳品行業儘管是個讓國人創巨痛深的行業,但公眾卻很難從它身上看到“知恥後勇”的嶄新氣象。在遭遇普遍的信任危機之後,它不是靠奮發圖強來洗刷恥辱重樹品牌,而是以監管者的過度呵護作為占領市場的法寶。當消費者抬出國際標準的時候,“特殊國情”是其天然的擋箭牌,當專家呼籲乳品應該更富營養的時候,它說不能背離中國的“行業實際”,以致其折騰出的乳品新國標被指“創全球最差標準”,惹得輿論大嘩之際,它依然可以振振有詞地宣稱純屬“誤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