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讓人尊敬的不僅僅是設計者個人,還有那些評審委員們。正如國家郵政局郵票印制局編輯設計部主任閻炳武所說:別看一張張小小的郵票,它是國家的名片。每一張郵票的印制發行,它都要經過若干個部門把控,經過一道一道審查才走到今天。
鳳凰網在登出這則新聞時,還做了一個調查。在“你喜歡今年龍年郵票的設計嗎?”的調查中,有54.5%的人選擇了“喜歡,符合傳統,威嚴霸氣”;在“你認同官方“張牙舞爪”是種信心的說法嗎?”的調查中,有51.4%的人選擇“認同,龍代表民族精神,設計表現了一個自信霸氣的形象”。
儘管,大家對這次的設計表現出讚賞,但在“你心目中的龍年郵票設計是什麼樣?”的調查中,有33.1%的人認為應該“增加新藝術氣息,但仍是高貴”,表達了大家對藝術設計的期待。
設計本身就是一件風險極大的工作。可,作為一個民族的圖騰,它承擔的第一要務並不是輸出,也不是讓人明白,而是充分的表達出該民族的內心和張力。
這次的龍票,僅僅是還原了一個傳統,就讓很多人不舒服,那些成天要想著和世界對話的人,是不是在和世界對話之前,先好好親近傳統。好好認識一下自己,再向別人介紹,或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在現實中,我們常常看到的是,還沒有學會“普通話”,已經開始胎教“國際語言”了。
很多時候,回歸傳統,才能找到方向,感受力量。(時間:1月6日 來源:青年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