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北京PM2.5治理:破題後的博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24 18:41:04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唐孝嚴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PM2.5能夠進入支氣管、肺部和血液,造成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疾病;此外,其對人體免疫系統、生育系統、神經系統等也可能造成損害。正因存在莫大的環境健康風險,唐孝嚴認為,“空氣質量評價體系中不應少了對PM2.5的監管與評價”。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邵敏教授,多年來一直呼籲將PM2.5和臭氧納入中國的空氣質量監測指標,改變目前只監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這3項指標的落後現狀。

  有著潘石屹等名人近乎行為藝術的“自測空氣”,有著鐘南山、唐孝嚴、邵敏等大批權威人士助力,加上微博的超強傳播威力,此事很快發酵、升級。 2011年11月16日,環保部公開了《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第二次公開徵求意見稿,PM2.5以及臭氧等被納入了監測範圍。新標準“擬於2016年全面實施,但各地可自願提前”。

  北京走在了最前面。2012年1月6日,北京市環保部門首次公布了PM2.5的一組研究性監測數據,拉開了北京啟動PM2.5監測及發布工作的“序幕”。

  廣東、浙江、湖北、四川等多個地區,也開始積極行動:或擬將相關內容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或在進行設備、人員等能力建設。

無圖索驥

  《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國內並無一座城市將PM2.5正式納入污染物監管體系,並制定相應的監管標準;人們關心的信息公開和問責、處罰等細則,暫時還是空白;造成PM2.5的產業等污染源如何調整,也亟待落實。

  PM2.5的監管與評價,原沒有納入中國空氣質量評價體系中。至少在半年前,大多數中國公眾並不知曉PM2.5為何物,也無從知曉相關評價信息。

  至今,尚無全國各城市大氣PM2.5污染的統計數據。2011年,中國人民大學和環保NGO“公眾環境研究中心”聯合完成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對PM2.5監管信息的披露,在國際上比較落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計算模型,發展中國家PM2.5在PM10中的比例占50%。照此折算,以2008年數據為例,中國113個環保重點城市PM2.5濃度水平達到WHO過渡目標1(35μg/立方米)和過渡目標2(25μg/立方米)的中國城市,分別只有19個和6個;而WHO過渡目標3(15μg/立方米)和WHO準則(10μg/立方米),則無任何城市達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