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北京有關方面也曾探討挖蓄水池解決立交橋下積水的可能性,但目前尚未有明確進展。
立交橋排水“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北京日報》上述報道認為,有些積水是因為河道過高沒有整治,而有些則是因為管理存在問題。比如,自從修了南護城河的龍潭閘,大雨時南二環會產生積水。這是因為河道蓄水面已經超過了排水管道的高度。還有就是平時清潔工掃大街的時候把垃圾往排水溝裡堆,石頭、塑料袋順著雨水流向淤積在排水溝內,甚至絞壞了水泵的扇葉。
“排水系統就像一張大網,一個積水點的產生,暴露的是一個區域的問題。”北京市防汛辦副主任劉和平此前曾對媒體表示,其中許多是歷史積累問題,要把這些歷史“欠賬”還上,往往比建設之初的一次性投入還要大,面臨的問題也更複雜,更難解決。
標準趕不上城市發展
城市的快速發展,也令設計規劃感到“跟不上”步伐。
“按照北京住建委發布的相關標準,北京雨水管渠排水設計重現期(設計降雨強度出現的周期)標準一般地區是1~3年,重要地區是3~5年。” 昨日,北京市規劃委一官員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這樣的標準是不是太低了?
“到底是按平均標準做還是按最大標準做,是一個很矛盾的問題。”上述官員稱,“若按最大標準做,投資承受不起,建設空間也不見得能承受。”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楊保軍也指出,一是多年來北京擔心的不是澇,而是旱;二是標準提高,勢必引起財政投入的加大,當初北京在設計方案時,財力遠不及現在雄厚;三是城市建設中存在急功近利的問題,過於注重地表。
在標準猶猶豫豫的同時,城市卻在迅速膨脹。
當前的城市形態,不僅容易誘發暴雨,而且難以涵容雨水,造成較大的洪水。據氣象專家分析,城市熱島效應是誘發北京此次強降雨主因之一。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副秘書長王嵐則對本報分析稱,城市空間壓縮了原生土地和露天水體面積,降低了天然調蓄雨水的功能;城市建設大規模使用不透水的水泥、柏油等材料,導致大量雨水無處滲漏,使得同量級暴雨引起的洪峰量增加,洪峰變陡、洪峰歷時縮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