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天,矛盾同樣突出的上海出台《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滬參加升學考試工作方案》。其中指出,上海將於2014年實施與《上海市居住證管理條例》(簡稱條例)相銜接的異地高考政策。
根據2012年11月22日公布的條例草案,上海居住證實行積分制,指標體系目前尚未公布。但從2002年實行的《國內人才申領上海市居住證審核試行辦法》中便可窺見這一體系,比如,受教育程度項,具體積分標準為:博士25分;碩士23分;學士21分;大學本科20分;大專(高職)10分;高中(含職校、技校、中專)及以下0分。
草案規定,在上海擁有合法穩定職業、住所,並加入社保的外來務工人員可以辦理居住證C證,積分達到規定分值後才可申領A證,而只有持A證者的子女獲准在滬參加中高考,其餘則只能入讀上海的中等職業學校或返回原籍就學。
“難度較大的其實是廣州,因為,它的移民人數與當地人口的比例超過北京,為何廣東能出台方案,而北京只能交白卷?”張千帆認為,在過渡時期,政府需要觀望有限放開後的市場反應,作為一種暫時性政策。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結果顯示,北京的外來人口達704.5萬,在常住人口中的占比為35.9%,而廣州的兩項數值分別為476萬和37.48%。
“移民”情況相當,而廣東省目前的規定較為開放:積分入戶的外來務工子女明年便可就地高考。就地高考的條件是在粵擁有連續三年的高中學籍,父母持廣東居住證,擁有合法穩定的職業、住所,並連續繳納三年以上社保。
“一直以來,脫胎於計劃經濟體制的城市管理制度不接納、不包容非戶籍人口,這一次,京滬兩地都從實際出發,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安排,做了一定程度的突破,但對於很多人來說,這與他們的期望還相差很遠。”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輝告訴時代周報。
“拼爹”遊戲?
事實上,2012年12月30日,北京方案一經曝光,便由於只字未提大學本科的開放時間,立即引發質疑。而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線聯平則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總結了異地高考政策難有突破的原因。
限制首先來自於資源。據稱,北京市目前的常住人口為2000多萬,已超過國務院2003年批覆的總體規劃中所提出的“到2020年控制在1800萬人”的調控目標,由於人口集中,資源環境正面臨嚴峻挑戰。
其中,教育資源的供需矛盾突出。線聯平稱,由於隨遷子女人數快速增長,到2014年,北京市一年級入學人口將從目前的10萬劇增至18萬,小學在校生總量則預計從68萬躍升至84萬,而且之後幾年還將持續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