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3日,上海市金山區防疫人員在小泖港死豬掩埋地對死豬進行消毒。 |
連日來,黃浦江上游水域漂浮死豬事件引起廣泛關注。而這起事件之所以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原因無他,環境安全已經是這個時代的公眾念茲在茲的大事。事關切身利益和安危,每個人的心頭都會生發幾分恐懼和感慨。
恐慌心理,並非僅由事態的嚴重性引發。事件信息披露的完整度、及時性,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公眾的心理。據《新民晚報》報道:3月5日,鬆江當地的水域保潔公司就向當地環衛部門報告了黃浦江發現大批死豬的情況,但直到3月8日,在微博爆料和媒體介入後,相關部門才正式披露信息。
死豬是否全部來源於嘉興,目前尚無定論,但從嘉興當地的報道看,由於養殖規模大,嘉興死豬數量一直不小,亂扔死豬也不是秘密。隨著數以千計的死豬開始浮現黃浦江,公眾對於死豬的恐慌與質疑也開始彌散開來。但即便如此,浙江和上海方面對於事件的回應,不僅遲緩,而且模糊。浙江農業廳在11日回應稱,確實存在大量死豬,但多系凍死,當地無疫情;上海水務局表示,所檢測水質與去年同期相似。在大量的死豬面前,由於缺乏事先的信息通報,這些回應缺乏足夠的說服力。
經過網絡傳播、事發地政府回應、參加全國兩會的記者專門就此事提問農業部副部長,死豬事件才開始真正得以脫敏。這樣的發展路徑,也展示了一個可供解剖的環境事件處理樣本。
首先是政府對於環境事件的反應態度。從最初報告死豬現象,到上海方面正式回應,之間相隔了三天。這三天的遲滯,即便沒有延緩打撈進度,也在某種程度上製造了恐慌,如針對死豬的數量,網上就一度謠言四起。顯然,信息披露不夠及時和坦誠。再者,浙江方面稱,每年都有死豬扔進河裡的現象,只是今年“亂扔死豬現象特別嚴重”。這說明,扔死豬是見怪不怪的事,對帶來的環境污染,當地並未有足夠的重視和治理。
黃浦江大量死豬浮現,亂扔死豬問題才被重視,這又是一起由下游污染倒逼出來的案例。去年底長治苯胺洩漏事故的教訓,歷歷在目。事後關於環境的跨流域治理和通報機制建設,在全國引發了各種討論。但死豬事件證明,上述事故的討論和教訓,並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和吸取。
當事件的背景信息不斷得到補充和完善,這起事件所引發的思考已經超出單純的環保命題。死豬來源還亟待調查清楚,但無論死豬源頭在哪裡,不管污染是蔓延到其他地域,還是留在本地,對死豬的處理,當有足夠的應對方案。一切最終關係到人的安全。在這起事件中,無論是對死豬的處理,還是污染發生後,各方的應對和回應,都在提示有關方面:在環境事件的處理上,要始終把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時間:3月13日 來源:長江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