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晚,中國現存最長的古代木拱橋——位於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的萬安橋失火燒毀。該橋始建於宋朝,距今已有917年歷史,被列為第六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項“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大火無情,一座具有重要文保價值和科研價值的古建築毀於一旦,令人痛心不已。哪怕承受了風吹日曬雨淋的考驗,哪怕經歷了社會變遷的洗禮,萬安橋屹立數百年未倒,而今卻終究被大火燒毀!
從近年來各地古建築火災的案例來看,固然有古建築耐火等級低等客觀原因,而用火用電不規範、消防設施設備缺失、安全責任意識匱乏,也是其重要原因。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只有把防範化解風險工作做實做細,強化風險意識、提高風險化解能力、完善風險防控機制,才能從容應對各種風險挑戰。這一切,同樣適用於古建築保護。如果消防設施缺乏使用價值、如果人們存在麻痹懈怠思想,風險防範出現漏洞很難說不是一種必然;一旦發生意外,後果不堪設想。
萬安橋并非默默無聞的普通橋梁,而是有著耀眼光環的知名橋梁;然而,保護這樣的歷史文化遺產,同樣面臨著現實困境。一方面,此類歷史文化遺產很多所處位置在相對偏僻的鄉村,面臨著青壯年勞動力外流的問題,也很容易成為注意力的邊緣地帶;另一方面,古建築維護、修繕面臨著手藝人青黃不接、學徒難招的尷尬現實。與“匠人青黃不接”相生相伴的,就是有些非遺項目“後繼無人”甚至“人走技失”。得不到及時、有效的維護和修繕,難免會導致古建築抵禦風險的能力下降。
“萬安橋被燒毀”猶如一面鏡子,提醒和警示人們要增強“等不及”“傷不起”的緊迫感和使命感,將保護此類文物古跡置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只有在風險防範上精益求精、追求極致,下好“綉花功夫”,才能防微杜漸、防範於未然;只有一手抓風險防範,一手抓保護傳承,才能激活歷史文化因子,讓古建築有更持久的生命力。(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楊朝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