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東寒和他的團隊在研製過程中,比較大的一個困難就是研製週期比較短,而進度要求一再提前。國外同類項目從實驗室成果發展到工程化應用一般要15年時間,但他們在評估風險的基礎上,優化了技術途徑,最重要的是,整個團隊都有著共同的目標,散發著昂揚的工作激情,長期超負荷地工作,再加上採用了科學的專案管理方法,高效配置各種資源,大大縮短了研製時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僅科學的方法很重要,先進的技術手段也同樣重要。為提高研發效率,金東寒積極引進先進的設計手段,如CAD、CAE和仿真軟體等,大大節約了時間和成本,並提高了項目的研發水平。
自主創新是研發工作的靈魂,他們把創新貫穿於整個研發過程,在短短幾年內突破了特種發動機總體技術、密封技術、高壓燃燒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等關鍵技術,填補了我國多項技術空白。目前,該專案已申請了13項特種發動機核心技術專利,獲得7項科技進步獎。
“一個人只能幹些事情,一個團隊才能幹一番事業”
“人是最主要的因素,一個人的能耐終究是有限的,集體的力量才是強大的。就如同一部機器,只有當機器上的每一個零件都充分發揮作用,整機的性能才可展現出來。”這就是金東寒從事科研工作多年的切身體會和經驗積累。
確實,金東寒深知團隊建設對於項目成功的重要性,非常注重團隊建設,同時作為領軍人物,見證了這個優秀團隊的成長、成功。
他1990年主持該項目之初,課題組只有10多人,而現在發展到100多人。他集聚了一批高學歷、高素質的青年才俊,有博士6名、碩士32名,這幾年有21人擔任了課題負責人或專案經理,有12名研究員,有3人享受國家突出貢獻津貼,1人享受省部級突出貢獻津貼;湧現了上海市勞動模範、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等先進人物。也正是這支團隊,多次被評為解放軍總裝備部“預研先進集體”,兩次被授予“上海市勞動模範集體”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