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瞭解 ,廣州開發區在全國54個國家級開發區中是唯一個採用“四區合一”管理模式的開發區,所管轄的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出口加工區、保稅區都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首批國家級經濟功能區。
1月27日,廣州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蘿崗區委副書記、區長劉悅倫表示,廣州開發區正在醞釀向北擴展,將北部現代生態農業園納入開發區,廣州開發區擬擴區的方案目前已經向國務院申請,等待審批。
近年來,廣州開發區的經濟效益在全國名列前茅,以2006年為例,廣州開發區以不到2%的面積,為廣州創造了超過1/8的GDP,工業利潤179.92億元,占全廣州市的40%。按照已出讓工業用地面積計算,廣州開發區是全國單位面積產出最高的工業區。
商務部公佈的2006年國家級開發區排名中,廣州開發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89.44億元,財稅總收入188.38億元,工業增加值率預計達30.25%,再度居國家級開發區之首。而此前的2004、2005年,廣州開發區的生產總值、工業增加值、財稅收入、可支配財力、工業利潤等五項指標,已連續稱冠全國各個國家級開發區。
遼寧:沈北新區由“省級”升為“國家級”
2006年12月,遼寧省經請示國家發改委同意,批准沈北新區為遼寧省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目前,把這一頭銜由“省級”升格為“國家級”的報告也已經送達國家有關部門。幾個月來,瀋陽市委常委、沈北新區區委書記王世偉成了“空中飛人”,他奔波在瀋陽、香港、上海、深圳等各大城市之間,四塊沈北新區的區域位置宣傳板也跟著他隨機輾轉各地。
《中國經濟週刊》:沈北新區作為遼寧省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半年來,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世偉:取得的主要成效有:首先是建立了經濟區體制。打破行政區劃,建立六大經濟區,設立經濟區管委會,協調管理經濟區內部事務,按照新區總體規劃實現區域經濟發展的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統一建設、統一管理,逐步探索出了一套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其次是建立和完善了監督服務體制。如建立了兩個綜合服務中心,健全“三局一辦”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實現對專案和企業的全程跟蹤服務,對招商部門和職能部門的有力效能監督和科學績效考評等;
第三,建立和完善了城市化體制。以“鄉鎮變街道、村屯變社區、農民變市民、農村變城市”為主要內容,高標準規劃實施,實現鄉鎮向街道質的轉變、實現村屯的城市社區建制的改造、實現農民向市民的全面過渡、實現農村向城市的快速發展,同時認真解決好社會轉型中社會保障、就業等的各種社會問題,使城市建設、社會建設和新農村建設有機統一、協調發展;
同時,新區還在土地使用和管理體制、外貿體制、科技體制、投融資體制、市場體系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先行先試,為推進沈北新區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動力。
《中國經濟週刊》:沈北新區申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目的是什麼?
王世偉:沈北新區推進綜合配套改革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落實中央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決策,按照“用新體制、新機制、新方式走出一條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新路子”的要求,通過改革創新,實現沈北新區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為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起示範和帶動作用。應該說,沈北新區申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意義重大。
《中國經濟週刊》:沈北新區申請新特區的優勢有哪些?
王世偉:首先,沈北新區已經具備雄厚的經濟基礎和產業優勢。我們已集中培育發展了以玉米深加工為主的農產品深加工產業、以光電資訊為主的高科技產業和以物流商貿、金融保險、文化傳媒、休閒旅遊、生態居住等為主的現代服務業三大主導產業,並圍繞主導產業和開發開放平臺狠抓項目引進,各主導產業和產業園區已經初具規模,發展勢頭強勁;
其次,沈北新區已經具備完善的城市功能和社會事業體系。除近300平方公里的蒲河新城和600多平方公里的新城子現代副城外,輝山科學城、虎石台職教城、道義大學城和新城子副城四大城市組團也在發展中;
第三,沈北新區已經取得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成功經驗。新區組建以來,全面總結和推廣輝山高新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成功做法,逐步深化新區的改革創新,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