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烏魯木齊市委:上訪多有理 別視百姓作刁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15 11:16:07  


烏魯木齊市委書記栗智說,信訪反映人民群眾的呼聲,是民主的象徵。
  中評社香港2月15日電/“斯拉木又來了。”看到這位維吾爾族老人每天不間斷地來反映問題,信訪局的工作人員互相使眼色躲著老人。 

  斯拉木老人已經記不清是第幾次踏進這個門了。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政府的三次改道讓他最終無家可歸。為了解決住房問題,已80多歲的斯拉木光到北京就上訪了6次,他要麼身挂布標、拿著大喇叭喊叫,要麼頭上挂著個牌子,帶著孩子們到烏魯木齊的廣場靜坐、下跪,然而批件到下面事情還是遲遲沒有解決。 
  
  1981年,斯拉木在南門附近蓋了4間住房、1間皮鞋作坊,次年南門道路改造時經相關部門批準,在和平渠旁邊蓋了土木結構兩間馕房、兩間食堂、5間住房和1間80平方米的鐵皮房。 

  1997年修錢塘江路時,斯拉木的房屋被強制拆遷,考慮他的實際困難,經政府部門協調,在和平渠珠江路附近為他建了一個條件極差的臨時住房。房子在和平渠泄洪口上,按政策嚴禁人在旁邊居住。 

  2005年又面臨和平渠改造,斯拉木非常苦悶,多年前他在烏魯木齊所建房屋都是經過市政府批準的,而拆遷後的安置補償房屋都是違章建築,他卻從未得到過任何補償,如今又面臨河道改造,政府無論如何都應該給個說法。 

  然而,他的情況由于沒有相關政策依據,執著的斯拉木次次來訪都被各個單位看成是負擔,拆遷補償的事只能拖著。 

  像斯拉木這樣一肚子冤屈的上訪者每天在信訪辦都可以遇到。 

  對很多上訪者的遭遇,信訪部門的工作人員大都抱以同情的態度,每次來訪,信訪人員也都熱情接待好言相勸,但是,他們畢竟只是一個綜合協調部門,很多牽扯到一些職能部門的問題,他們也只能如實反映。 

  由于對上訪者的認識偏差,很多單位和辦事人員始終用另一種目光看待上訪者。 

  “刁民”、鬧事者、添亂者、不安定因素,這些稱謂被加在了上訪者的頭上。他們也因此常常被小心地“關照”起來,一見他們來到政府辦公場所,圍、堵、壓,嚇就成了最常用的辦法,生怕影響了政府的面子和形象。而有些部門的另一手對策則是:拖和推。 

  “刁民”這種對上訪者錯誤的認識,使烏魯木齊市遺留的重大疑難性重復上訪案件越積越多。 

  “化解社會矛盾,需要各級幹部帶著深厚的感情做群眾工作,依法律、按政策辦事,堅 持教育、疏導、協商、調處,防止搞強迫命令,頤指氣使,濫用權力。如果沒有與老百姓打成一片的好作風,沒有善于做群眾工作的本領,輕率地視百姓為‘刁民 ’,就不可能化解矛盾,贏得民心,確保社會長治久安。”烏魯木齊市市委書記栗智這樣告誡這個城市的官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