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美國為何能蘊育出世界頭號慈善家比爾·蓋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27 12:35:15  


 
煎熬與觸動

  對於美國連篇累牘的抨擊,最先感到不安的不是蓋茨,反而是他的父親。比爾的父親老蓋茨在當地算得上一位德高望重的退休律師,他的母親瑪麗在西雅圖地區也曾是一個有頭有臉的社會活動家,對慈善事業一向相當投入。

  但在蓋茨看來,每個人有每個人回饋社會的方式,微軟公司解決了數萬人的就業,推動了高科技産業的繁榮,帶動了美國經濟的活躍,這難道不是對社會的貢獻?但社會對他的需求不只於此,每天都有無數的求助信、請求信雪片般飛來。

   可是直到一年後,一篇媒體的報道才讓蓋茨“痛下”慈善的決心。1998年,正在蓋茨面臨微軟官司,並陷入心靈煎熬時,《紐約時報》星期日版上的一篇文章,使他們夫婦受到深深觸動。這篇文章運用數字和圖表,勾勒出世界上的不同國家在收入、健康保健和平均壽命等方面的巨大差異。文章說,在全球範圍內,90%的疾病發生在貧困國家,但這些國家的人民,卻只有10%的保健資源。

  這篇文章再次喚起了蓋茨夫婦1993年非洲之行的切身體驗。梅琳達後來回憶道:“我記得,這是我和比爾第一次談論,這些疾病對於孩子們是多麽悲慘。我們問自己,我們能做些什麽?”

   夫婦倆先是把文章寄給老蓋茨,之後又去找他細細商量。比爾激動地對父親說:“我們或許可以做些事來改變這種狀况。”他們請求老蓋茨幫助自己學習和掌握衛生保健方面的知識。從此,威廉·蓋茨基金會的重點,開始轉向衛生保健領域。一毛不拔的“吝嗇鬼”開始大筆捐贈“揮金如土”了。

變化與滿足
 
  當初老蓋茨一再催促蓋茨履行一個公民回饋社會的“義務”,還為之焦慮不已。蓋茨後來的所作所為,遠遠超出了他和所有人的想像。其實,人們還忽略了一個細節,在1997年,蓋茨和梅琳達就成立了一個新的基金會:蓋茨圖書館基金會,致力於通過公共圖書館使更多人有機會使用科技資源。1999年,蓋茨圖書館基金會更名為蓋茨學習基金會,隨著名字的改變,基金會的工作重心也發生變化,由資助公共圖書館轉變為資助家庭困難和少數族裔的學生,讓他們有上學的機會。

  蓋茨的慈善義舉就如同他的財富一樣節節攀升。是年8月,老蓋茨向外界披露了一個驚天消息。他在接受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采訪時宣布,蓋茨計劃捐出他按照當時的計算所擁有的1000多億美元的財産,只留給他的孩子每人1000萬美元,捐款主要用來幫助那些遭受艾滋病和瘧疾困擾的病人。

  第二年,威廉·蓋茨基金會和蓋茨學習基金會合並成為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工作重點也合並在一起,致力於擴大以下四個方面的權益:全球衛生保健、教育、圖書館公用計算設備以及給予美國西北部太平洋沿岸地區弱勢兒童和家庭的支持。

  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剛開始是在老蓋茨的住所地下室辦公,後來搬進位於西雅圖的一座兩層小樓,共有工作人員216人,包括兒童健康顧問、公衆健康管理專家、律師、財務人員等。據說蓋茨平均每周都會抽出10小時忙基金會的事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