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之瑜:這種抗議,其實就是感覺抗拒不了大陸以後的撒嬌,動機是測驗一下對方對自己到底有多重視。 |
中評社香港7月21日電(作者 石之瑜)大陸總理溫家寶預期與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共同出席中華成棒在奧運第一場比賽。不過,台北各界對新華社與中央電視台稱呼中華隊為“中國台北”的“生氣”,恐怕不能因此平息。台北朝野批評“中國台北”時,彼此之間擺出毫無異議的同仇敵愾模樣。
回想藍綠政治對立如此深,怎可能同仇敵愾呢?看戲的人應該都能了解的是,“中國台北”的用法,讓台獨逮到機會證明馬英九是賣台,而國民黨大力演出,只是要展現自己不會犧牲台灣人的尊嚴。他們忘記的是,自己在台灣從來沒有稱呼自己是“中華台北”。
這種抗議,反映了兩岸關係大通之後的適應不良。其實就是感覺抗拒不了大陸以後的撒嬌,動機是測驗一下對方對自己到底有多重視。撒嬌如果得不到安慰,有時後果嚴重,可能出現惱羞成怒,接著就採取自虐自殘的手段,而自虐可說是羞辱對方最壯烈的方式了。
如同剛去過大陸開拓農業商機的台獨縣長蘇治芬,她到行程最後,還是在忍不住沒有官方人士的場合突如其來插上一句“我們兩國”,來安慰自己與自家鄉親,而且她抱著的期望必然是,我來這裡與你們發展關係已經走到這個個節骨眼了,你們總不好意思跟我翻臉吧!果然沒翻臉,而她食髓知味後,將來還會如法泡製。只是就當下的目的而言,她已經夠滿足了。
現在,台灣各界群起在“中國台北”與“中華台北”之間小打小鬧後,得到的似乎是溫家寶出席“中華台北”隊首戰的關愛眼神,溫家寶都接受了“中華台北”的稱呼的話,台灣人便感到受尊重,但這樣的關愛的眼神會引發什麼食髓知味的效果,就值得觀察了。
首先,事件發展至今應該是(但卻不是)最引人注目的矛盾,正是台北朝野與官民之間沆瀣一氣的模樣。對所有民主理論家而言,社會凡出現毫無異議時,都有思想戒嚴或政治洗腦的嫌疑,何況還是人數多達2000多萬人的一個一天到晚誇稱自己是自由民主的社會?
的確,台灣所自詡的民主,從未曾對“中國台北”這類語法尊重或寬容過,真的大家都在乎新華社使用中國台北的稱呼嗎?但在沒有人敢表現成反對台獨的台北政壇上,異議者於是願意自我審查而噤聲,毫不稀奇。所以反而是國台辦發言人提醒台灣這些吵吵鬧鬧的政客,在奧會活動範圍外,新華社與中央電視台根據大陸當地的習慣進行報導,本無矮化意圖。換言之,在大陸語境裡,溫家寶所加油的“中華台北”,與“中國台北”兩者之間並無衝突。
國台辦也可以說是在間接質問,台灣到處都掛著“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旗,又充斥各種台獨宣稱,大陸不也沒干預嗎?
而大陸之所以不干預,乃是遵循九二共識的求同存異精神,亦即只要兩會見面時都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則各自回家後怎麼說,彼此就不必斤斤計較,這也是何以現在北京多改用九二共識四字,極少用(甚至不用)一個中國四字的道理。如此見面時相互尊重(互不否認)以後,那臺灣為何非窮究大陸內部用什麼方式形容台灣呢?
簡言之,“中華台北”固然是雙方妥協的產物,但北京終究接受了國際奧會採用“中華台北”,這是尊重台灣;至於大陸內部使用中國台北早已是慣例。同理,台北願意接受“中華台北”,在效果上也是尊重到了大陸的感受,台灣內部高掛“國旗”或是高談台獨是屬於內部政治考量。如此大陸內部把中華與中國等同,而台灣內部把中華與台灣等同,心照不宣。
如果北京像台灣一樣介入到台灣的內部習慣,要求台灣內部不能掛“國旗”或主張台獨,那時候台灣朝野一定賣命反批大陸專制。但是朝野卻要求大陸內部不能採用“中國台北”,理由竟也一樣是指中共是所謂“獨裁政權”,所以當“中國台北”與“中華台北”兩套語言並行出現的話,就說成一定是背後獨裁者矮化台灣的設計。至於台灣朝野把“中華台北”當成是中國之外的各種明示或影射,卻不算陰謀詭計。也就是說,在台灣朝野的心目中,中華與中國等同是獨裁,中華與中國分開就是民主。
可見,台灣人的邏輯是,反正北京是“獨裁專制”的統治,所以你內外口徑一致採用中華台北應該毫無困難,那就請你繼續“獨裁專制”給我尊嚴;但你沒有資格要求台灣對內也堅持“中華台北”,或不用“國旗”等等,因為台灣是民主。
台灣朝野面對“中國台北”出現的集體劃一反應,無非是自取其辱,自曝其短:一方面顯示台灣沒有民主包容精神,不但不寬容自己內部有不同意見,也不相信(更不接受)別人內部會有不同於自己的習慣;二方面,說明台灣對九二共識的理解並非求同存異,只一廂情願主張對岸接受自己把中華與台灣之間劃等號的政治需要,卻不肯接受對岸把中華與中國等同的習慣。
溫家寶幫中華隊加油是尊重“中華台北”的稱呼,但結果或許將是,中華與中國在大陸上益加等同起來,而在台灣卻被異加區分開來。然後,台灣朝野將自以為聰明地爭先恐後批評北京,怎麼連中華不是中國這個常識,還要玩花樣?(作者 石之瑜,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