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房地產市場走勢可能出現逆轉
今年以來,全國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一些新情況。一是房價漲幅出現高位回落,不少大中城市房價開始下跌。前5個月,房屋銷售價格同比分別增長11.3%、10.9%、10.7%、10.1%和9.2%,呈逐月回落態勢;月均環比漲幅為0.2%,明顯低於去年1.0%的漲幅,5月份當月有12個城市出現環比負增長。分地區看,廣州、深圳等珠三角主要城市新建住房價格今年以來呈負增長,成都、重慶5月份新建住房價格環比漲幅分別為-0.4%和-0.1%,北京、天津等環渤海主要城市房價小幅上升,但漲勢明顯趨緩。在一些城市,名義房價雖沒下降,但開發商已經出台“買房送車”等隱性降價措施。二是成交量大幅萎縮。前5個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7.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3.8個百分點。在價格上漲趨緩和成交量萎縮的同時,房地產開發投資前5個月同比增長31.9%,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4.4個百分點,不少專家分析,這是前期在建規模過大所致,不一定反映需求仍然旺盛。
經過多年快速發展,房地產業在我國經濟中已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房地產和建築業增長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接近20%,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接近10%,房地產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在25%左右,房地產貸款餘額占商業銀行全部貸款餘額約20%,來自房地產的收入在地方財政收入中占相當大的比重,許多地方幹脆就是“土地財政”。截至6月底,我國資本市場股票指數自年初以來已經下跌近50%,而同樣作為資產價格的房地產價格,“買漲不買跌”的心理預期影響非常顯著,一旦出現房價大幅下跌,影響不可小視。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房價大跌引發次貸危機全面爆發的前期,也曾出現房地產成交量大幅萎縮的情況。當前,一方面,要深入調查研究房地產行業資金鏈、交易量和開發投資方面的情況,密切關注並及時分析房地產市場走勢,穩定和調整調控政策,合理引導住房消費預期。另一方面,要科學評估和防範房地產市場對地方財政和金融體系產生的潛在風險,把握好政策調整的節奏和力度,避免出現因房價大幅回落而集中暴露財政金融風險,對經濟造成大的衝擊。
(四)農民增收難度加大
今年一季度,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494元,同比增長18.5%,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9.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個百分點。今年以來,農資價格、農村用工成本和農機作業費大幅度上漲。春耕備耕期間,磷肥、鉀肥漲幅高達100%至200%,農膜、柴油等農資價格平均漲幅也在20%以上。目前,農肥漲價壓力仍然很大,尿酸、磷酸二銨國內外價差也分別由去年9月的每噸690元、1042元擴大到今年5月的2050、3800元。6月20日,國家調整柴油價格,將使以石油及其制品為原料的農資生產和運輸成本大幅增加。盡管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國家三次提高農資綜合直補標準,兩次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水平,但是糧食直補與糧價上漲難以抵消種糧成本的上漲,農民種糧增收困難,種糧積極性不高。據有關農戶調查資料估計,2008年一畝小麥純收益為153.5元,比上年減少49.74元,下降24.5%。
目前,在部分地區出現了糧食最低收購價格遠低於市場價格的情況,糧食最低收購價不能發揮指導作用,形同虛設,不能保障種糧農民利益。糧食最低收購價不應僅是作為托底價和保護價,還應當起到指導價和標杆價的作用。從當前情況看,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能够直接有效地提高農民收入,操作成本也低於不斷增加各種補貼的方式。據有關估算,糧食最低收購價提高1毛錢,農民將增收達1千億元。因此,為了確保我國糧食安全,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應當適當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保證農民種糧收益。
(五)“熱錢”流入規模增大
今年以來,外匯儲備增速加快。5月末,外匯儲備餘額比年初增加268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多增424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428億美元,增長5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40個百分點。除去提前結匯、資金到位比較集中等因素外,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熱錢”加速流入。國際“熱錢”大規模流入中國,對我國金融和經濟安全將構成威脅。一是國際資本持續流入,央行被動結匯,通過頻繁的公開市場操作以緩解由此造成的流動性過剩的壓力,導致央行貨幣政策操作的有效性、主動性受到制約。二是目前我國金融監管體系不完善,金融基礎建設相對滯後,這些短期國際資本將可能利用我國經濟結構上的薄弱環節和金融制度安排的缺陷,對金融市場進行衝擊,引發金融市場動蕩。
目前,人民幣經常項目已經實現完全可兌換,資本項目部分可兌換,境外資金可以借助可兌換項目,通過複雜多樣的方式和渠道進行跨境流動,隱蔽性很強,監管難度很大。解決“熱錢”問題最有效的辦法是通過利益機制調整,弱化資金流入的動力。匯率調整有利於弱化升值預期,但調整方式需要完善,防止強化單邊升值預期。
(六)進一步完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面對當前複雜的經濟形勢,仍然要堅持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同時要根據情況變化,在具體執行中進行調整。在繼續收緊銀根、控制銀行信貸的情況下,應積極發展直接融資,拓寬融資渠道,緩解目前企業資金偏緊的問題。建議加速發展債券市場,進一步擴大公司債券、企業債券發行規模,適時允許省級地方政府發行地方債券和定向災後重建債券,加快發展非銀行金融業務。出台新的貨幣政策需要充分考慮市場預期的因素,應做好解釋工作,把握好出台時機,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引起金融市場大的波動。為防止經濟出現大幅下滑,可以發揮財政政策穩定消費需求的作用,建議進一步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降低儲蓄存款利息稅稅率,增加居民實際收入。為緩解企業成本不斷上升的壓力,可以降低收費公路通行費等稅費標準,對通過技術創新降低成本的企業加大稅收減免和抵扣。在全國範圍內盡快推廣增值稅轉型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