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3日,隨著長興造船基地一期提前竣工,中國最大造船基地在長興島誕生。 |
中評社香港7月29日電/原材料價格上漲、美元持續貶值、國內銀根緊縮……作為世界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造船大國之一,中國船舶工業在分享世界船市“盛宴”機遇的同時,也正面臨著國際國內市場環境變化所帶來的重大挑戰。
新華社報道,正在上海舉行的2008中國船舶工業發展國際高峰論壇上,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張廣欽表示,從2003年開始,國際船舶市場進入了長達5年的景氣周期。中國船舶工業抓住機遇,保持了又好又快的發展勢頭。
“年造船能力、年產量、手持訂單均居於世界前列,標誌著中國已經跨入了世界造船大國的行列。”張廣欽說。
數據顯示,從2003年起,中國造船產量的年增量達到200萬噸至400萬噸。2006年實現年造船1440萬噸,2007年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1800萬噸,全國規模以上造船企業實現利潤達200億元。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秘書長王錦連說,在產品結構方面,中國船舶工業已經實現了由按船東要求建造,到主動向市場推出新船型轉變,客戶群則由以小船東為主向以世界著名大船東為主轉變。目前,中國船舶產品複雜度係數已經高於日本,主要船型建造周期已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在全面掌握油船、散貨船、集裝箱船三大主流船型設計建造技術的同時,中國已成功進入大型液化天然氣、30萬噸級浮式生產儲油船、大型自升式鑽井平台等高端市場。
“外高橋、大連船舶重工、江南長興等3家造船企業已經進入世界造船企業前10強,這表明中國船舶工業的國際競爭地位已得到了顯著提升。”王錦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