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張亞中:創意看金廈 構建金廈特區具體措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05 10:21:04  


  中評社台北6月5日電(作者 張亞中)有幸參與兩岸區域合作試點研討會,就“建構廈金特區的具體措施”發表文章。鑒於廈金特區尚在蘊釀推動中,其內涵正需要多方努力豐富完備之。

  本人長期推動兩岸統合,所提的構想不僅可以為廈金服務,亦期盼金廈特區的成果為兩岸統合做出貢獻。本文即在此思路下撰寫。另為使大家易於了解,本文特用輕鬆的方式撰寫,以求避免雜繁的說理影響到本文的訴求,達到清楚傳達筆者的意見的目的。

  如何政治定位廈金特區

  如果討論的是北京與台北的關係,
  要思考的是兩岸如何定位,和平協議如何簽,兩岸前途如何走?
  如果討論的是海西與台灣的關係,
  關心的是,在兩岸簽署ECFA後,
  廈門灣一帶將代表海西地區與高雄地區,共建自由貿易區。
  金門是否可以自然地參與這個自由貿易區?
  兩個城市可以做一些其它地區沒有辦法做的事,
  如何將廈金特區做為兩岸統合的試點,
  應是廈金特區的重點與特點所在!

  先建個橋!
  不管有無廈金特區,大橋都應該建!
  橋是中華文化中最浪漫的故事場景,
  有了橋才有想像,有了橋才不會有距離的感覺。
  一座橋代表著兩地的連繫,
  它所帶來的心靈聯繫,不是任何物質代價所能取代。
  兩岸隔離六十年,金門與廈門更是承擔著兩岸戰火的傷痛,
  在兩岸和解的今天,不應該為它們建一座橋嗎?
  甚麼時候建這座橋?
  很簡單,愈快愈好!

  誰來出錢?
  夢想有時難免要用俗氣的金錢來編織,
  簡單的思考,橋的兩邊各負擔一半。
  再想想這也不對。
  廈門人口約為243萬,金門只有8萬多人,大約是30倍,
  廈門國民生產毛額183億美元,金門只有6.5億美元,大約是28倍,
  簡單地說,這座未來的橋,廈門人用得多,金門人用得少。
  不要用30比1 分擔,就用10比1來做分配吧,
  這樣的比率,表達出廈門與金門的善意,
  也讓台灣一些擔心兩岸的橋搭得太快的政客,少了反對的理由。
  一個小小建議,
  這座橋不要只叫金廈大橋或廈金大橋,
  也不要叫太政治性的和平大橋,
  就命名為(金廈)媽祖大橋,
  媽祖何曾分過廈金、媽祖就等於和平,
  讓媽祖大橋為兩岸與金廈人民祈福,
  另外,…或許民間募款可能更容易些!

  誰來興建與管理?
  金廈特區的精神開始展現!
  金廈共同一個官方的負責機構,由雙方公務人員組成,
  “媽祖大橋執行委員會”由雙方輪流擔任領導人,共同建造、管理。
  學術的用語,這叫做“治權共有共享”,
  專業的說法,這是兩岸統合(一體化)的學習過程。
  一般的看法,兩岸官員互相學習在一個屋簷下工作。
  如果這座橋搭得快、建得好,
  人民會想,兩岸可以合作搭橋,還有甚麼不能合作?
  一個小小建議,
  橋的一頭還是掛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橋的另一頭也繼續掛著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來回多跑幾遍,久了沒有感覺了,
  兩岸自然就成為一體了。

  成立金廈海域安全共同體
  媽祖婆是金廈兩地居民的守護神,
  曾幾何時,兩地只能依靠自己的海域治安官員。
  兩地成立金廈海域安全共同體,共同管理海域秩序問題。
  這個共同體由雙方警政官員組織,領導也是輪流做,
  有時金門的警官當了金廈海域安全共同體的執行長,
  有時廈門的警官當了金廈海域安全共同體的執行長。
  這就是兩岸的統合,兩岸人民共有與共享金廈海域的主權。
  人們會想,在金廈海域既然可以合作,
  為甚麼不可以在台灣海峽合作?兩岸合作,共同打擊犯罪!
  為甚麼不可以在釣魚台海域合作?兩岸合作,不再怕日本!
  為甚麼不可以在南沙群島合作?兩岸合作,共同維護南海主權!
  多麼意義的事呀!
  成立金廈海域安全共同體是兩岸走向全面海域安全合作的第一步。

  持身分證自由通行

  金廈都有橋了,還需要簽證?
  兩岸四地人民相互進出,現在有台胞證、來台證、港澳身分證,
  多麻煩啊!
  發行通行四地的“中華卡”是最終目標。
  金廈可以當一個重要的身分試點,
  金廈地區的人民可以持彼此的身分證,單點自由的進出兩地,
  在生活上,給了人民方便,
  在政治上,互相不否認對方的身分證的交通功能性,
  這可以當做未來“中華卡”試驗,
  也可以用以證明兩岸已經越過了身分認同的藩籬,
  它對於兩岸未來政治合諧的作用是難以想像的大!

  邀請彼此政治參與
  有參與才會有認同
  共同建橋、成立各種共同體都是為了建立彼此的認同
  有認同才會有歸屬的感覺
  廈金特區還可以做一件大事
  金門邀請廈門推派代表參與議會,擔任議員,名額為議會的四分之一。
  廈門也同樣邀請相對比率的金門代表參與廈門的最高民意機構。
  這些代表不是觀望學習,而是有投票權的參與。
  政治是統合最難跨越的鴻溝,
  在政治上,金門與台灣、廈門與大陸是不同的政治共同體,
  在地緣文化上,金門與廈門卻是生活共同體。
  金廈都不是國家的中樞要地,在這裡開啟政治參與最為合適,
  讓金廈學習從生活共同體走向政治共同體,
  何樂不為,
  又捨我其誰?

  (作者 張亞中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