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環境局局長邱騰華 |
中評社香港7月5日電/香港環境局局長邱騰華日前接受由全國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劉迺強為《中國評論》月刊所做的專訪,他在專訪時強調要“打造珠三角優質綠色生活圈”。《中國評論》月刊七月號刊登了這篇專訪,內容如下:
“珠三角優質綠色生活圈”提出來已經有近一年,但粵港兩地政府好像沒有太多的落實措施,而市會上亦未有熱烈的討論。對於這個關乎香港和整個珠三角未來發展環境的重大問題,我們走訪了環境局局長邱騰華先生,談談“生活圈”的理念和最新的發展。
劉迺強:現時“綠色生活圈”的概念已被整個珠三角接受了,而在珠三角地區規劃綱要中也有提及。邱局長可否解釋何謂“綠色生活圈”?
邱騰華:關於“環境保護”這個理念,在“十一.五”計劃中已有闡述,亦在珠三角的發展綱要中被強調。對香港來說,第三屆特區政府已明確表示,環境保護將是發展重點。事實上,行政長官在第三屆選舉期間提出的政綱(進步發展觀),以及過往在“兩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政協全國委員會)上都提到環境保護的觀點。簡單來說,就是在發展同時,也要做好保育工作,包括環境和生態保育,並且希望在發展與保育之間尋求一個平衡,為市民構築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
過去兩年,在行政長官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有不少篇幅講述環境方面的工作,不論是政策、法例,以及資源的投入都是多方面及全方位的。此外,第三屆特區政府更在體制上進行重要的改革,將前身為環境運輸及工務局的環境科與環保署合併,成為現時的環境局,而工作範圍則進一步提升,除把能源和環保結合在一起外,更重要的是結合可持續發展政策,目的是透過政策的協調,讓社會發展加上生態保育的要素。
這四個方面,能源、環保、可持續發展,以及生態保育,其實是一個很完整的概念,這個概念基本上以改善環境為目標,但以可持續發展為主軸。
世界不少地方政府均希望做到以環境為主,並以可持續發展為主軸,將“能源、環保、可持續發展及生態保育”融入為一個十分完整的概念,但少見實施。早前,我到訪美國麻塞諸塞州和其他如加州的州政府,或是英國的時候,各地政府均主張把能源和環保結合在一起。因此,特區政府作出體制改革,將可較具體達到發展和環境連成一線的目標。
談“珠三角優質綠色生活圈”的構思,就是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下治理環境之餘,也希望藉此建立優於其他地區的環境。“優質”二字不單指生活品質達到優良,亦要優於其他周邊地區。事實上,“生活圈”概念的重點並不在於工業或是某些環境的治理當中,而是整體上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而且以“綠色”為主 — “綠色”的概念已超越“藍天”、“綠水”的狹隘理解,而是一整套完整的環保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