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時世的變化,上海逐步失去了優勢? |
中評社香港8月18日電/英國《金融時報》8月17日載文《上海:“遠東中心”夢漸遠?》,摘要如下:
類似奧運之於北京,上海亦欲以世博作為加冕全國乃至遠東經濟中心的奠基禮。遺憾的是,歷史曾經給予了上海機會,但上海沒有抓住。而從全球經濟格局和中國未來經濟發展趨勢來說,上海離中國經濟中心和遠東經濟中心,已漸行漸遠。
上海對於“遠東經濟中心”的記憶,更多的應源自民國時期。不過,這種地位,乃是特殊時勢造就。
由於港口位置優良,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簽定後,上海成為對英國通商口岸之一,後來,列強相繼在滬設立租界。租界的存在使其未被戰火所波及,並享有實際獨立的地位和充分的國際聯繫,成為東西方貿易交流的中心。至20世紀30年代,上海超越香港及東京,成為遠東最繁榮的港口和經濟、金融中心,被譽為“東方巴黎”。
同時,上海離民國時期的首都南京很近,當時民國政府實際實行雙都制,南京為政治首都,而四大家族所掌控的幾大銀行的總行無一例外的都在上海,上海是事實上的經濟首都,集合了當時的全國經濟資源。
但是,隨著時世的變化,上海逐步失去了優勢。
新中國將都城由南京改為北京,且以天津為其屏藩,上海不再有民國時期獨大的地位。而在毛澤東時代,上海雖仍被“計劃”為中國經濟第一重鎮,但中國發展遭遇長期停滯,矮子叢中,豈有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