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經辦者,沒有人比駐外文化官員更能體會到文化傳播的價值,也沒有人比他們更加迫切地希望提升文化輸出的品質。
“今天的中國製造質量好,但價格上不去,因為沒有我們自己的品牌。”中國駐奧地利文化參贊賈建新說,“文化產品也是這樣,沒有品牌,就難以留下深刻印象,反倒可能因為一些質量不高的作品,讓受眾對整個中國藝術產生排斥”。
誰來把好這道關?王修芹認為,在演出市場化、文化交流渠道多樣化的今天,要設立統一的門檻“不大現實”。但不妨由文化部組織專家藝委會,將國內頂尖的藝術家組織起來,每年春節前後在世界各地巡演,輸送中國藝術的精華,讓各國人民感受中國藝術的魅力。
“海外票房”如何獲得
商業運作+收購“陣地”
中國海外演出有一種近來備受質疑的“贈票”現象。
不過,也有一些使館工作人員為中國藝術開脫。他們說,優秀的中國藝術在海外並非沒有票房,但因為國外劇場票務運作通常需要半年以上時間,而中國輸出海外的演出很少遵循時間周期,劇場難以宣傳、預訂,許多優秀演出也只能派送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