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8日電/光明日報刊載署名陳秋燕的文章說,歷史上的泉州曾以刺桐港馳名於世,在宋元之際更成為有著“天下貨倉”之美譽的世界最大貿易港口之一。與其繁榮的社會經濟、對外商貿成就相比肩的是它同樣發達興盛的文教事業,朱熹曾贊譽泉郡人文鼎盛,稱頌“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在泉州人文涵化、習儒修德、教養為先的歷史文脈的形成過程中,古代書院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泉州書院開始並發展於唐末,鼎盛於宋,鞏固於元明兩朝。唐代宗大歷七年(772年)李琦出任福建泉、漳、汀都團觀察處置使,致力於興教,“以五經訓民”,“由是海濱榮之,以不學為恥,州縣之教,達於鄉黨;鄉黨之教,達於眾庶矣。”唐德宗建中、貞元年間(780—805年)泉州刺史薛播、席相,福建觀察使常袞等人,掀起了另一次興學活動。他們積極倡導辦學,鼓勵士子讀書應舉。在地方官員積極倡學的推動下,出現了“閭裡之士,競勸於學”的局面。宋代以後,泉州書院發展更為鼎盛,組織規制也更加完備。紹興十一年(1140年)至鹹淳三年(1267年),泉州相繼出現12所書院,地域分布廣泛,除了府城之外,晉江、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同安各縣都有。書院是古代泉州進行教育的重要場所和組織形式,融講學、祭祀、藏書、修書等多種功能於一體,著書立說、講學授徒、探索學問是其主要職能。
宋代以後,朱熹開創的“朱子學”成為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流派。他在泉州府同安縣任主簿期間時常到各書院講學和游歷,使理學在泉州地區得到了傳播,並使之成為傳統理學的重要基地之一,泉州亦以“朱子過化”之地為榮。南宋泉州相繼創建的幾家書院,或是為紀念朱熹而建立(如南安石井書院),或是朱熹講學歷經之地。書院的教學研究大多以傳播儒學經典為中心的中原文化而展開,這就使得與主體文化處於疏離狀態的泉州文化教育出現跨越式發展。朱熹曾為唐代高中進士的歐陽詹祠堂題寫對聯:“事業經邦,閩海賢才開氣運;文章華國,溫陵甲第破天荒。”此後,泉州士子在科場應舉中屢屢及第,更加激發了人們從師習儒的熱情。儒學思想及其尊師重教、尊儒尚文的價值取向被廣為接受,泉州各地奉“家貧子讀書”為圭臬,堅持“富貴書中求”等觀念,普遍重視子弟的讀書教育,家訓族規多有奉勸子孫發奮讀書的內容,重教之風日盛以至成為閩南社會的世代傳統。有史料載當年泉州“民向學,喜講誦,好為文辭”,常見“家詩書而戶弦誦”的景象,所謂“極之十室之間,必有書舍,讀書之聲相聞”,宋代泉州還被人們稱為“海濱鄒魯”,正是當時教化興隆的形象寫照與生動概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