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華民國”的未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03 16:28:13  


  作者:賀鳳義 山東省 曲阜師範大學學生

  1911年,在中國的土地上發生了一件大事,當然是眾所周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統治中國近三百年的滿清王朝在革命的浪潮下覆滅,1912年,在當時的國內政治形勢下,革命黨人在南京成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孫中山先生因其長期領導革命的領袖地位眾望所歸的當選臨時大總統,並對外公布了由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通過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部法律明顯帶有臨時憲法的性質。這樣,中華民國從硬性的國家機構設置到軟性的憲政體制都已初步具備,也從中國實施民國紀念的那一刻起,中國正式進入“中華民國”統治時期。歷史上的中華民國也便誕生了。

  從國際法上講,因為在袁世凱繼任臨時大總統後,當時世界上的主要列強均承認了中華民國為中國的合法政府,所以它自然而然的成為在國際舞台上中國的合法代表;且在袁世凱的強力手腕下,北京政府基本上平定了或大或小的國內各地方勢力,基本上統一了中國的政治版圖。中華民國不僅是寫在約法中的政治名詞,更是成為了一個有效運行的國家機器。

  從1912年到1949年的37年間,雖然中國先後經歷了北洋軍閥混戰、國民黨領導的北伐戰爭、國民黨各派軍閥混戰、國共十年內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從未有過片刻的安寧,但是“中華民國”並不是眾矢之的,歷次戰爭大都為了爭奪這塊招牌的所有權。因此它並未遭遇過根本上的鬆動,依然維繫著中國形式上的合法政府的身份。

  (一)中國國名黨與“中華民國”招牌的特殊性 

  但是筆者在這裡請大家注意一點,即國民黨在這其中的特殊性。說起國民黨,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但大多是在中學歷史課本中學到的,對它的前世今生並沒有太深刻的了解。國民黨的前身是孫中山先生在日本東京成立的同盟會,它一直作為晚清時期一系列民主革命運動的中流砥柱,孫中山先生也是借助同盟會的中心地位,成為無可爭辯的革命領袖。民國成立後,出於革命黨人欲通過憲政形式限制袁世凱並合法奪取政權的考慮,孫中山放手宋教仁對同盟會進行改造,更名為“中國國民黨”,內涵代表國民意願之意,實現了由一個革命黨到憲政框架內在野黨的身份轉變。從此之後,不合適的說法,中國國民黨和中華民國結下了不解之緣。尤其在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國民黨排除了共產黨的影響,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獨自享受了國家統治權。特別是1928年蔣介石結束下野,出任了國民黨軍事委員會主席,實際掌握了國民政府的最高權力。在他的操作下,國民黨實確立了黨國一體的體制,實質上的一黨專制和蔣的個人獨裁。

  歷史終於進入了1949年,國民黨統治下的國民政府沒能挽回內戰中的頽勢,丟失了大片大陸土地,蔣介石憑借著事先的政治操作退居台灣,帶著大批國民黨元老和50萬軍隊及眷屬渡過海峽抵達台島,因為大陸很快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了顯示自己統治全中國的合法性,蔣在退台後馬上進行了整黨,罷免了李宗仁,複任總統,恢復建立了所謂中央政治體系,堅稱“中華民國”,並在國際上與大陸爭奪中國的代表權。在國際舞台上仿佛也形成了類似於冷戰時兩德並立和朝韓對峙的現象,兩個都自稱是中國最高代表的政府相互擠壓和爭奪。但筆者請大家注意的就是台灣海峽兩岸的對峙和前兩者有著本質的差別,這一點會在接下來的論述中有所分析。、 

  就這樣國民黨將中華民國的招牌帶到了台灣,並一直叫囂著要“光復大陸國土”,重新奪取全國控制權。這個局面持續了大約40年,主要是兩蔣治台時期。

  (二)“中華民國”的新生和內涵的褪色 

  中國國民黨之所以敢於將“中華民國”的招牌搬到台灣,並進行所謂堅守,究其原因筆者總結有一下幾點。其一,沒有在內戰中的失利中心服口服。或許可以這樣說,國共鬥爭了幾十年,不但兩黨間接下了不可化解的心結,經歷那段歷史的兩黨領袖們也埋下了無法打開的私人恩怨。蔣的個人性格是好強爭勝的,他更是無法接受他的敵對者成為最高領袖的局面。仍然妄想著自己會在有生之年回到大陸國土,重新成為全中國的總統; 

  其二,海峽兩岸政治意識的尖銳對立,無法調和。孫中山逝世後的國民黨是靠極端反共發家的,幾十年間他們編造出了成系統的反共理論,對自己“三民主義”理念存在一種不可變更的信仰,而中華民國的建國理念就是三民主義,我們大可不必深究前後的“三民主義”有著實踐中的本質分野,但是它畢竟是國民黨的立黨之本,更是總理孫中山的臨終遺囑,實在不能隨便丟棄。所以讓他們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號和稱謂似乎是不能接受的; 

  其三,冷戰初的國際形勢讓國民黨抱有重回大陸的幻想。尤其是1950年朝戰爆發後,美國改變了棄蔣政策,將其推向了東西方冷戰的最前沿,成為牽制和孤立新中國的戰略棋子。1952年所謂的《美台共同防禦條約》正式簽訂,更是讓台灣國民黨勢力有恃無恐,自以為有著老美撐腰和協助,會在短時間內反攻大陸,中華民國的稱號成為他們最佳的護身符和身份象徵,也能為它營造有利於自己的輿論環境提供合法支持; 

  其四,中國實質的未統一狀態是中華民國招牌得以保留的關鍵。蔣介石一直叫嚷著台灣是反攻大陸的基地,是三民主義的試驗田,更是其複國夢的依托。無論大小與否,“中華民國政府”畢竟控制著一部分中國領土,國家權力的物質基礎還是基本具備的。蔣氏在50年代中後期開始有效經營台灣,夢想著有朝一日依托這一基地“反攻複國”。

  另外這也就是兩岸關係實質的寫照,即一種內戰狀態尚未結束的政治對立而非兩岸各自建國造成的國家分裂,這也就是上面論述中的兩岸關係和兩德關係及朝韓關係的本質差別,對立而非分裂。

  然而,在50年代到80年代末,在台灣的國民黨始終面臨著一種困境,歷史上稱之為“法理危機”。眾所周知,一個國號的基礎包括,政府的實際效能和憲法的領土範圍,這和台灣人提出的所謂主權和治權的區別或許意味相近。退台後,經過蔣氏的幾次整黨行動和有效改革,國名黨當局基本上站穩了腳跟,單從政府控制力上是不存在什麼太大非議的;但是伴隨著年複一年的反攻夢破滅和拖延,在所謂《中華民國憲法》中描述的國家領土上“中華民國政府”實在無法再自稱是全中國的代表了,因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控制著這片土地的最大片區域,並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國家的承認。焦略中的國民黨絞盡腦汁勾勒了一張看似無懈可擊的政權版圖,靠著從大陸來台的國民大會(憲法中的最高立法機構),蔣氏成為了無需選舉就可連任的總統,國大代表也由此演繹著“萬年國代”的傳奇。

  然而隨著70年代,新中國在國際舞台上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世界上掀起了與新中國的建交高潮,而“中華民國”也就相應遭遇了斷交高峰,當時的台灣民眾戲稱“外交部”為斷交部。很明顯,中華民國的招牌開始褪色了,而且程度是相當深的。

  (三)“中華民國”的本土化(也稱台灣化)及生存危機中的畸形轉變 

  如果說兩蔣時期,兩岸關係是零和博弈的話;那麼李登輝上台後,兩岸關係就是朝著台灣當局單方面尋求“共存並立”的方向轉移。這個趨勢始於蔣經國先生統治初期,小蔣不同於老蔣的最大一點,就是小蔣是個務實派,老蔣終其一生不放棄“光復大陸”的念想;而小蔣則敏銳的觀察到光復大陸就像“螞蟻吃象”,是根本不可能的,他試圖進行務實改革,以挽救陷入內外交困中的國民黨和它的附屬物“中華民國”。

  當然他找到了一條看似可行的道路,就是實行本土化,即台灣化。首先,讓中國國民黨本土化,推動台籍黨員向黨的高層流動,不再由大陸籍人士壟斷最高權力,李登輝等也就是在這一時期攀升到國民黨權力核心的;其次,在國家體制上相應做出改革,推行政治革新,提升李登輝為副總統,為其今後接任總統鋪平了道路;同時一大批台籍人士進入台北當局;然後,經濟上專心治理台灣島,不再圖求所謂外在全中國的“主權”,而是轉向內部鞏固其“治權”;推出了“愛台十二大建設”,將台灣推向70年代末亞洲經濟發展的前沿,成功躋身亞洲四小龍之首。這些都讓“中華民國”獲得了所謂再次新生。

  但是,繁榮終究抵不過事實的挑戰,經濟的發展使得台灣民間輿論越發透明,愈來愈多的民眾終於看清了“中華民國”這塊招牌外強中幹的本質;民主化運動的發展,也使國民黨在島內的處境陷入困難。大陸在1978年後的改革開放,獲得巨大成功,實力迅速增強,特別在1979年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後,在兩岸關係進展中越發主動,以靜制動的蔣經國在大陸的政治攻勢下被迫做出正面響應,1985年後,兩岸民間交流的堅冰被打破,溝通迅速升溫。可是死抱“中華民國”招牌不放的台當局,在極不情願的情形下,也沒能走出合法性危機的困擾,反而進入另一個軌道,與“中華民國”的框架漸行漸遠。台獨的聲音從地下轉到地上,一些人由於在40年的反共教育中被徹底同化,對大陸已經相當不信任,既然已經無法看到由國民黨主導下實現中國的統一,對大陸的和平統一大業的呼籲又不屑一顧,那麼幹脆就直接走上了台獨的不歸路。可悲的是這種趨勢居然獲得了當局的同意,1987年以台獨理念為宗旨的民進黨在台成立,蔣經國矛盾中批准了這一行動,小蔣為什麼要做出這一決定,筆者認為已不必進行太多贅述,因為畢竟這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了。

  李登輝的上台標誌著台當局完成了台灣政治格局的轉向,明統暗獨的李以一種完全不合實際的前提條件向大陸攤明了底牌,統一可以,但必須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說到頭還是幻想大陸易幟為“中華民國”。如果大陸拒絕其所謂政治民主化的要求,統一就不要提。當然這是不符合現實情況的,於是早有預謀的李促使台當局立法機構通過其授意的、看似冠冕堂皇的“國統綱領”,並成立了所謂“國統會”。實際是宣布正式將兩岸統一的問題束之高閣,蓋棺定論,換言之只有大陸服從台當局的條件,兩岸才可實現統一。

  就這樣,李操縱台當局開始大踏步的向台獨邁進。一系列的台獨言行暴露出來,直至1999年其所謂的“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出籠,表明其正式放棄了“一個中國”的原則立場,執意造成兩岸所謂“兩個中國”的既成事實。筆者將90年代的台灣當局稱作“中華民國”在面臨生存危機時的畸形轉變,就是基於上述歷史而做出的。

  (四)“中華民國”的未來 

  無論大陸的憲法還是所謂“《中華民國憲法》”都清楚的表明了,在中國的領土上不允許出現兩個政府的局面。當然在現實中,中華人民共和國無論從領土區域上還是外交領域中都應作為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兩蔣時期的所謂“漢賊不兩立”的政策早已沒有了施展的空間。而且台獨更是一條不歸路,“台獨就意味著戰爭”已成為兩岸中國人都熟知的道理。

  在大陸眼中,台獨不但包括最極端的以“台灣”名義建國,“兩個中國”其實也是變相台獨。2000至2008的八年裡,民進黨連最起碼的“中華民國”的國號都不肯提及,終日進行著去中國化,四處標注“台灣”的印記,企圖在台灣島內消除所有的中國符號,但他們這麼做無疑是作繭自縛,將台灣的發展帶進死胡同,八年的經濟原地踏步走就是最好的證據。2008年的台灣領導人選舉中,國民黨終於奪過了喪失八年的執政權,使兩岸間的戰爭危險基本消除,為和平共處帶來曙光。但在現今島內的政治環境中,以終極統一為目標的國名黨也不敢放開手腳與大陸展開真正的政治談判,況且兩岸充滿了政治歧見。從近期的台當局言行上看,雖然兩岸達成了一系列經濟社會交流協議,並且在08年12月正式實現了大三通,但是台灣單方面尋求兩岸“共存並立”的傾向還是很明顯的,筆者認為大陸已經覺察到了台灣可能在台獨的色彩減退的同時重新滑向“兩個中國”的軌道,並做了相應安排。

  目前來說,促使台灣繼續堅持“中華民國”的招牌或許是個利好現象。因為在台獨理念肆虐了八年後的台灣亟需“中國”概念的回歸,無論如何,即便是“中華民國”的提法對台灣內部也是有利的,在廣義上也符合“一個中國”的原則,只是大陸不能承認而已,但從不否認的立場出發,卻可為目前正在開拓的兩岸局面打開談判的大門,對將來的統一前景具有正面作用。

  結語: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這是大多數國家公認的事實,而且他只能而且必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的招牌遲早會被摘掉,放進歷史課本的。只是礙於當前的特殊情況才得以人為延續一定時間的壽命,某種意義上講,這個招牌更像是一個政治工具,被對岸的一些人輪番使用,他們已經不把其當做一個國號來崇高的看待,也抑或早在幾十年前他就淪為這種工具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