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二次房改的結果一定會比第一次房改結果好嗎?
王建:結果好與不好,關鍵在於政策執行過程中能否真正解決問題。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們可以借鑒發達國家成功的經驗。為什麼那些發達的純粹市場經濟國家要把一半的住房需求化成政府保障性供給呢?他們那樣做為什麼成功了呢?他們這樣的轉變其實是可以看得到的。事實說明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有一部分人的收入就是上不來,就是不可能憑自己的財富創造較好的住房條件,如果政府不能提供給這些人保障性住房,這些人就住不起房。
因此,二次房改是包括日本、韓國和中國香港等很多發達國家和地區所走過的成功之路,而並非國內哪個專家學者的發明。
如果我們不看到人家的成功經驗,自己硬要再去摸索,搞得不倫不類,既不計劃,也不市場,像什麼經適房,那將越搞越亂。
現在的房地產政策,就是不想搞二次房改,不想搞發達國家通用的住房模式,這樣到最後亂來亂去可能還得走人家的路。
《華夏時報》:按照您的這個邏輯,是否當前所有樓市政策都應停止,而立即進行二次房改問題就可以解決了呢?
王建:那當然。我認為政府也應該能夠看得很清楚了,或者說他們還不死心,認為中國內地情況特殊,甚至認為應該體現中國模式的好處在於能夠解決別的國家解決不了的問題。但各種辦法都試過之後結果可能還是不行。最後可能被迫走到發達市場經濟國家走過的成功道路上去。但我們為什麼要繞這樣一個大彎子呢?
《華夏時報》:您認為二次房改是必然要走的路。
王建:二次房改關聯到中國內地的城市化進程和我們如何應對外部再次衝擊的大問題,也關係到後續如何保增長的問題,而絕不僅僅是一個房地產政策問題。現在我們看到,世界經濟的第二波衝擊馬上就要到來,可能本輪產能投資到那時就是產能釋放。這樣內外需緊縮雙碰頭的格局,要求我們不走城市化道路就根本走不動,所有的矛盾將根本沒有化解的通道。在這樣的情形之下,要推動城市化,若不搞二次房改將如何解決中低收入人口的住房問題?所以,二次房改必須要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