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宣威(右一)、韋志成(右二)與評審委員欣賞設計比賽得獎作品。(文匯報) |
中評社香港5月15日電/港珠澳大橋工程香港口岸概念設計比賽結束,港府考慮把得獎作品的構思融入日後香港口岸設計當中,包括雨水收集再用系統,以及在建築物上蓋栽種水藻減低空氣污染。路政署總工程師蔔國明表示,當局最快今年第3季物色顧問統籌香港口岸的詳細設計,並於今年內就口岸填海工程向立法會申請撥款。
文匯報報道,配合港珠澳大橋於2015/16年通車,港府已透過香港口岸設計比賽收集來自全球160份作品,部分構思會交由顧問公司研究採納的可行性。蔔國明表示,有關作品水平極高,其中來自專業組季軍的作品提出雨水收集再用系統,以至冠軍作品提出在建築物上蓋栽種水藻減污染,都值得參考。
上蓋種水藻減空污構思摘冠
來自冠軍組的洪靄琪表示,得獎作品題為“同一屋簷下”,以兩層上蓋設計,最頂層栽種水藻,透過光合作用揮發的水氣減低室內空氣污染。她續稱,第2層上蓋是採用開合式設計,透過感應器偵測溫度和陽光,調節開合上蓋的角度,既可增加自然採光,亦可達到透風的效果,藉以減少空調的用量。
年內向立會申填海工程撥款
港府會要求顧問公司把有關作品的構思,引入日後的詳細設計中。蔔國明表示,當局最快下季會物色顧問公司進行口岸的設計,但在引入得獎作品的設計概念時,亦須兼顧其可行性。他續稱,當局亦會於今年內向立法會財委會就香港口岸填海工程申請撥款,並指香港口岸暫時未定出造價,但會盡量控制成本。
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運輸)何宣威表示,香港口岸坐落機場東北水域的人工島上,並連接規劃中的屯門至赤立角連接路,當大橋通車後,珠三角西岸會納入香港3小時車程內可抵達的範圍,將減低往來香港至珠江西岸陸路客運及貨運的時間和成本,料口岸將成為處理貨物和旅客過關及檢查中心,是策略性的交通樞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