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6月9日電/在大陸各省調高最低工資標準、缺工潮湧現之後,富士康加薪、本田罷工把企業與勞工之間的矛盾激發到最高點。《華盛頓郵報》評為“中國工人權利意識增強”;專家擔心勞動力成本上升,除引發產業外移外,也可能加劇大陸目前的通膨壓力。
旺報報道,摩根士丹利發布報告顯示,大陸各地興起加薪潮,最低工資的提升幅度,從湖南省的5%到寧夏的27%不等;平均工資水準較高的北京市,也在上周4宣布,7月1日起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從每月人民幣800元調高至人民幣960元。
近來本田佛山零部件工廠的工人罷工、富士康也至少幫員工加薪了3成;同時,愈來愈多的大陸年輕工人要求更高的薪水,和更少的工作時間。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本田和富士康的大幅加薪,在牢不可破的工薪界限上打開了缺口;由於工資大幅提升,將大大增加成本,恐怕企業一時難以承受;這或許是新勞工時代將來臨的一種信號。
大陸最低工資不算高
但包括廣達、仁寶等大廠,不是表明不會隨富士康加薪起舞,就是低調不願多做回應。
一位熟悉台資企業的王先生表示,富士康加薪將對其他台資企業造成較大的壓力;不過,其他企業應不會立即仿效。
不管會不會立即加薪,許多企業正在密切觀察大陸勞工權利意識的微妙轉變。
英國蘇格蘭皇家銀行中國經濟學家辛芬多佛擔心,調高最低工資可能引起通貨膨脹,企業必須竭力擺脫因此帶來的利潤擠壓。
不過,摩根士丹利的經濟學家認為,各地較大幅度地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其實反映了2009年多地停止調整所帶來的工資上漲需求。
在大陸,最低工資在平均工資中的比重仍然比國際和理論水準要溫和;與其他經濟體相比,大陸目前的最低工資水準看起來並不是特別高。
美國《華盛頓郵報》近期報導說,“中國最近罷工和部分工廠停產,顯示中國看似無限的廉價勞動力開始枯竭,更說明中國工人的權利意識增強,不願再忍受‘血汗工廠’。”
勞工問題將會更棘手
2008年中旬推出的《新勞動法》允許工人投訴工廠,並打開了新的調節機制。專家認為,《新勞動法》的頒布使工人更加清楚自己的權利。
《新勞動法》生效後,工人投訴量增加一倍,而且“增速愈來愈快”。美國密西根大學中國勞工專家Mary Gallagher說,“商人和學者預計,由於中國人口轉變的趨勢,勞工問題可能會愈來愈多。” |